
1.本發明要求2019年10月29日提交的法國申請第1912099號的優先權,其內容(文本、附圖和權利要求)通過引用并入本文。
2.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電動或混合機動車輛架構的泵支撐件。
背景技術:3.眾所周知,電動或混合機動車輛包括與逆變器關聯的電氣牽引發動機,所述逆變器與電池電氣聯接。
4.所述逆變器適于將來自于所述電池的直流電壓轉換成經應用在電氣發動機的相位上的交流電壓,以便使得該電氣發動機能夠提供機械能量至所述車輛。
5.所述電氣發動機還可運行在發電機模式中以便將機械能量轉換成能夠再充電所述電池的電氣能量。該運行模式尤其在再生制動階段實施。在該情形下,所述逆變器具有整流橋功能以便將由所述電氣發動機生成的交流電壓轉換成經應用至所述電池的端子的直流電壓。
6.架構元件體積龐大,這使得難以植入附屬組件,尤其水泵,該水泵屬于所述電氣發動機的冷卻回路。
7.如圖1所示,水泵1可經裝配在支撐件2上,該支撐件借助于兩個固定構件4、5經固定在結構性元件3上,所述兩個固定構件經布置成沿著所述車輛的縱向軸線。然而,這樣一種配置與由所述電氣發動機在具有強空間尺寸限制的發動機罩下方環境中引起的位移不兼容。
技術實現要素:8.本發明旨在通過提出一種用于機動車輛的組合件有效地克服該缺點,所述組合件包括:
[0009]-結構性元件,
[0010]-冷卻液體泵,以及
[0011]-泵支撐件,在所述泵支撐件上固定有所述冷卻液體泵,
[0012]
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支撐件包括兩個固定臂,所述兩個固定臂經布置在所述結構性元件兩側,
[0013]-所述兩個固定臂各自包括固定孔洞,所述固定孔洞經布置成與經安置在所述結構性元件中的對應固定孔洞相對,
[0014]-所述組合件包括固定構件,所述固定構件經插入在所述泵支撐件的固定臂的固定孔洞中,以及在所述結構性元件的固定孔洞中,以使所述泵支撐件能夠固定在所述結構性元件上。
[0015]
因此,本發明使所述泵支撐件能夠毫無困難地一體化在所述電氣發動機的環境中。還由于使用唯一固定構件便利化了所述組合件的裝配。本發明還能夠改善所述泵支撐
件的機械性能以及對振動的過濾。
[0016]
根據實施例,所述固定構件是與螺母配合的螺釘,所述螺母與所述泵支撐件的固定臂連成一體。
[0017]
根據實施例,所述泵支撐件具有高于250hz的固有振動模式。
[0018]
根據實施例,所述冷卻液體泵經嵌套在所述泵支撐件上。
[0019]
根據實施例,所述泵支撐件包括固定銷,在所述固定銷上固定有用于通過電纜線束的滑槽體。
[0020]
根據實施例,所述結構性元件是所述機動車輛的橫梁。
[0021]
根據實施例,所述冷卻液體泵是電動水泵。
[0022]
根據實施例,所述泵支撐件由金屬材料制成,尤其由鋼制成。
[0023]
根據實施例,每個固定臂包括第一分部,所述第一分部由傾斜第二分部延長,所述傾斜第二分部與所述第一分部形成非零角度。
[0024]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機動車輛,所述機動車輛包括如上文所述的組合件。
附圖說明
[0025]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將在閱讀以下非限制性描述并參考附圖時顯示地更加清楚,在所述附圖中:
[0026]-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組合件,該組合件包括冷卻液體泵,該冷卻液體泵借助于符合現有技術的泵支撐件經固定在橫梁上;
[0027]-圖2示意性地示出了組合件,該組合件包括冷卻液體泵,該冷卻液體泵借助于符合本發明的泵支撐件經固定在橫梁上;
[0028]-圖3的透視圖示出了冷卻液體泵,該冷卻液體泵經裝配在根據本發明的泵支撐件上;
[0029]-圖4的透視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泵支撐件;
[0030]-圖5的橫向剖視圖示出了植入有根據本發明的泵支撐件的環境;
[0031]-圖6的俯視圖示出了植入有根據本發明的泵支撐件的環境。
具體實施方式
[0032]
在圖2至圖6中,相同、相似或類似的元件從附圖到另附圖保留相同的附圖標記。
[0033]
圖2示出了冷卻液體泵10,該冷卻液體泵借助于泵支撐件12經裝配在所述機動車輛的結構性元件11上。冷卻液體泵10尤其通過嵌套固定在泵支撐件12上。在變型中,泵10可通過螺釘連接或膠合或任何其他適配于該應用的固定技術固定在泵支撐件12上。
[0034]
結構性元件11例如是所述車輛的橫梁,該橫梁沿著垂直于所述車輛的縱向方向的方向延伸。橫梁11尤其是電動機總成橫梁,該電動機總成橫梁還旨在承載電池支撐件和電池充電器支撐件。
[0035]
冷卻液體泵10優選地是高溫式電動水泵,該高溫式電動水泵能夠確保水在所述機動車輛的電氣牽引發動機的冷卻回路中的循環。冷卻液體泵10例如具有大約20瓦的功率。在變型中,泵10可確保另傳熱液體(例如油)的循環,從而確保所述電氣發動機的冷卻。
[0036]
泵支撐件12優選地由金屬材料制成,尤其由鋼制成。
[0037]
為此,如圖2、圖3和圖4所示,泵支撐件12包括兩個固定臂14、15,所述兩個固定臂經布置在結構性元件11兩側。也就是說,結構性元件11經夾持在,也就是說夾為在兩個固定臂14、15之間。
[0038]
兩個固定臂14、15各自包括固定孔洞16、17,所述固定孔洞經布置成與經安置在結構性元件11中的對應固定孔洞19相對。根據實施例,經安置在結構性元件11中的固定孔洞19是光滑孔洞。
[0039]
圖2和圖3中示意性示出了固定構件21,其經插入在泵支撐件12的臂14、15的固定孔洞16、17中以及在結構性元件11的固定孔洞19中。固定構件21因此能夠使泵支撐件12固定在結構性元件11上。
[0040]
在這種情況下,固定構件21是與螺母22配合的螺釘,所述螺母與固定臂15連成一體。螺母22例如經焊接在臂15上,如圖3和圖5中清楚可見。相對于圖1的配置,本發明因此具有的優點在于需要唯一固定構件21以確保泵支撐件12在結構性元件11上的固定。因此,這便利化了所述組合件的裝配,同時減少了該裝配的持續時間。在變型中,螺母22相對于泵支撐件12進行添加,而不經固定在固定臂14、15上。
[0041]
泵支撐件12有利地具有高于250hz的固有振動模式。如此,避免了泵支撐件12對于在自身的環境中可觀察到的低于250hz的頻率進入振動。
[0042]
如圖2、圖3和圖4所示,泵支撐件12還可包括固定銷24,在所述固定銷上固定有用于通過電纜線束的滑槽體25。為此,具有經攻螺紋端部的固定銷24經插入在經安置在滑槽體25中的貫穿開口內部,然后螺母26經擰在固定銷24的經攻螺紋端部上,以確保所述組合件的維持,如圖6所示。
[0043]
更確切地,所述支撐件的固定臂14、15各自包括第一分部14.1、15.1,所述第一分部旨在實施成貼合為抵靠橫梁11的對應面。分部14.1因此實施成貼合為抵靠橫梁11的上部面,而分部15.1實施成貼合為抵靠橫梁11的與所述上部面相反的下部面。
[0044]
第一分部14.1和15.1彼此之間間隔開距離,該距離對應于橫梁11的厚度。在各自配有固定孔洞16、17的兩個分部14.1、15.1之間具有豎直重疊。固定孔洞16、17具有相對于彼此重合的軸線。
[0045]
第一分部14.1(分別地15.1)由傾斜第二分部14.2(分別地15.2)延長,所述傾斜第二分部與第一分部14.1(分別地15.1)形成非零角度。第二分部14.2、15.2彼此之間由聯接分部28聯接。因此,第二分部14.2、15.2和聯接分部28具有碗體29形式,該碗體來自于固定分部31,該固定分部旨在經嵌套在冷卻液體泵10的對應形式中。
[0046]
為此,如圖4所示,固定分部31包括兩個翅片32,所述兩個翅片相對于中央部分折疊并且旨在經插入在泵10的分部的對應形式中,所述分部由彈性材料制成尤其由橡膠制成。
[0047]
圖5和圖6示出了泵支撐件12在所述機動車輛的引擎蓋下環境中的植入。觀察到,支撐件12的碗體形式29在在橫梁11與電氣牽引發動機支撐件34之間的空間中延伸。另外,泵支撐件12經布置成在牽引電池充電器支撐件35附近,如圖6所示。元件36對應于過濾元件,所述過濾元件用于過濾適配于冷凝器(condenseur)支撐件的振動。
[0048]
在所述裝配期間,人類操作員或機器人可容易地拿起泵支撐件12并定位固定臂14、15,以便使得固定孔洞16、17實施成布置為與經安置在橫梁11中的固定孔洞19相對。
[0049]
然后螺釘21可經插入在臂14的孔洞16中,然后在橫梁11的光滑孔洞19中,然后在臂15的固定孔洞17中。螺釘21于是可擰在與孔洞17同軸的螺母22中。
[0050]
可通過將所述固定銷24插入在滑槽體25的貫穿開口內部然后將螺母26螺釘連接在固定銷24的經攻螺紋端部上,而將滑槽體25與固定銷24固定,以確保所述組合件的維持。
[0051]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機動車輛,所述機動車輛包括如上文所述的組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