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發明涉及一種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2.以往,已知用于對處理廢氣的液體的流量進行控制的廢氣處理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4)。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5958563號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5939366號專利文獻3日本特許第5979269號專利文獻4日本特許第5999228號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3.在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中,優選的是,根據船舶的吃水來對處理廢氣的液體的流量進行控制。一般公開
4.在本發明的第一方式中,提供一種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包括:反應塔,上述反應塔設置于船舶,并且廢氣被導入該反應塔;第一泵,上述第一泵將處理廢氣的液體導入到反應塔;控制部,上述控制部對第一泵的輸出進行控制;以及吃水獲取部,上述吃水獲取部獲取船舶的吃水??刂撇炕谟沙运@取部獲取的船舶的吃水來對第一泵的輸出進行控制。
5.吃水獲取部在第一時刻獲取船舶的第一吃水,在第一時刻之后的第二時刻獲取船舶的第二吃水??刂撇吭诖暗某运疄榈谝怀运那闆r下,將第一泵的輸出控制成第一輸出,在船舶的吃水為第二吃水的情況下,將第一泵的輸出控制成與第一輸出不同的第二輸出。
6.在第二吃水高于第一吃水的情況下,控制部將第二輸出控制成小于第一輸出。
7.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還包括壓力測定部,上述壓力測定部對導入到第一泵的液體的導入壓力和從第一泵導出的液體的導出壓力中的至少一方進行測定。吃水獲取部基于由壓力測定部測定出的導入壓力和導出壓力中的至少一方來獲取船舶的吃水。
8.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還包括對船舶的水面的位置進行檢測的吃水傳感器。吃水獲取部基于由吃水傳感器檢測出的水面的位置來獲取船舶的吃水。
9.控制部逐級控制第一泵的輸出。
10.在船舶的吃水小于預先設定的吃水閾值的情況下,控制部將第一泵的輸出控制成預先設定的一定的輸出。
11.反應塔具有噴出液體的多個噴出部。在鉛垂方向上,一個噴出部的位置與其它噴出部的位置不同??刂撇炕诖暗某运畞韺σ粋€噴出部所噴出的液體的量和其它噴出部所噴出的液體的量進行控制。
12.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包括:反應塔,上述反應塔設置于船舶,并且廢氣被導入該反
應塔,上述反應塔具有噴出處理廢氣的液體的多個噴出部;吃水獲取部,上述吃水獲取部獲取船舶的吃水;以及控制部,上述控制部對噴出部所噴出的液體的量進行控制。在鉛垂方向上,一個噴出部的位置與其它噴出部的位置不同??刂撇炕谟沙运@取部獲取的船舶的吃水來對一個噴出部所噴出的液體的量和其它噴出部所噴出的液體的量進行控制。
13.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還包括:噴霧部,上述噴霧部向導入到反應塔的廢氣噴霧處理廢氣后的廢液;以及第二泵,上述第二泵向噴霧部供給廢液??刂撇繉Φ诙玫妮敵鲞M行控制。
14.第二泵在鉛垂方向上設置在船舶的最低的吃水即最低吃水與船舶的最高的吃水即最高吃水之間。
15.在鉛垂方向上,在第二泵的位置與船舶的水面的位置相同或低于水面的位置的情況下,控制部對第二泵的輸出進行控制。
16.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還包括第三泵,上述第三泵將液體導入到反應塔或者將處理廢氣后的廢液從反應塔排出??刂撇炕诖暗某运畞磉M行控制,通過第三泵將液體導入到反應塔或者通過第三泵將廢液從反應塔排出。
17.第三泵在鉛垂方向上配置在比船舶的最低的吃水即最低吃水的情況下的船舶的水面的位置更靠上方的位置,且配置在比船舶的最高的吃水即最高吃水的情況下的船舶的水面的位置更靠下方的位置。
18.在鉛垂方向上,在第三泵的位置低于船舶的水面的位置的情況下,控制部通過第三泵將廢液從反應塔排出。在鉛垂方向上,在第三泵的位置與船舶的水面的位置相同或高于水面的位置的情況下,控制部通過第三泵將液體導入到反應塔。
19.控制部基于船舶的吃水來對第三泵的輸出進行控制。
20.另外,上述
技術實現要素:并未列舉本發明所需要的全部特征。另外,上述特征組的子組合也能成為發明。
附圖說明
21.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200的一例的圖。圖2a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一例的圖。圖2b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另一例的圖。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一例的圖。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一例的圖。圖5是表示第一泵60的揚程h與從第一泵60供給的每單位時間的液體40的供給量q的關系的圖。圖6是表示驅動第一泵60的電動機的頻率f與從第一泵60供給的每單位時間的液體40的供給量q的關系的圖。圖7a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另一例的圖。圖7b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另一例的圖。圖8a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另一例的圖。圖8b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另一例的圖。圖9是表示時間t與船舶200的吃水d的關系的一例的圖。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另一例的圖。圖11是表示第一泵60的輸出p與船舶200的吃水d的關系的一例的圖。圖12是表示第一泵60的輸出p與每單位時間導入到反應塔10的液體40的流量q’的關系的一例的圖。圖13a是圖2a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一例的另一圖。圖13b是圖2a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一例的另一圖。圖14a是圖2b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一例的另一圖。圖14b是圖2b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一例的另一圖。圖15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另一例的圖。圖16是表示圖15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中的船舶200的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時的吃水d與第二泵62的位置關系的圖。圖17是表示圖15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中的船舶200的吃水d為第二吃水d2時的吃水d與第二泵62的位置關系的圖。圖18是表示鉛垂方向上的第二泵62的位置與吃水d的關系的圖。圖19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另一例的圖。圖20是表示鉛垂方向上的第三泵64的位置與吃水d的關系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22.以下,通過發明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是以下的實施方式并不旨在對權利要求書所涉及的發明進行限定。另外,實施方式中說明的特征的組合并非全部都是發明的解決手段所必需的。
23.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200的一例的圖。本例的船舶200包括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在圖1中,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范圍用單點劃線表示。在本例中,船舶200在海洋300中航行。
24.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包括反應塔10、第一泵60、控制部74和吃水獲取部76。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包括動力裝置50。動力裝置50是例如發動機、鍋爐等。動力裝置50排出廢氣30。廢氣30中含有硫氧化物(so
x
)、氮氧化物(no
x
)等有害物質。
25.反應塔10設置于船舶200。廢氣30被導入到反應塔10。第一泵60將處理廢氣30的液體40導入到反應塔10。液體40是海水。液體40也可以是堿性液體。在本例中,液體40在反應塔10的內部處理廢氣30。處理廢氣30是指去除廢氣30所包含的有害物質。
26.控制部74對第一泵60的輸出進行控制。第一泵60的輸出可以是驅動第一泵60的電動機的每單位時間的旋轉數,也可以是該電動機的頻率??刂撇?4通過對第一泵60的輸出進行控制來對導入到反應塔10的液體40的流量進行控制。導入到反應塔10的液體40的流量是每單位時間導入到反應塔10的液體40的量。
27.吃水獲取部76獲取船舶200的吃水d。船舶200的吃水d是指船舶200的船底220到水面210的高度。在圖1中,船舶200的吃水d用雙箭頭表示。在本例中,水面210是海洋300的海面。
28.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還包括吃水傳感器31。吃水傳感器31設置于船舶200的船體230。吃水傳感器31對船舶200的水面210的位置進行檢測。在本例中,吃水獲取部76基于
由吃水傳感器31檢測出的水面210(在本例中為海面)的位置來獲取船舶200的吃水。
29.控制部74基于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進行控制。船舶200的吃水d容易根據船舶200的裝載物等的質量而發生變化。在船舶200的吃水d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將液體40導入到反應塔10所需的第一泵60的輸出容易發生變化。在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中,由于控制部74基于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進行控制,因此,控制部74能夠將第一泵60的輸出控制成與吃水d對應的最佳輸出。此外,在船舶200的吃水d根據船舶200的裝載物等的質量而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控制部74也可以基于船舶200的該裝載物的質量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進行控制。
30.控制部74基于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動力裝置50的動力進行控制。船舶200裝載有裝載物等時的吃水d容易變得比船舶200未裝載有裝載物等時的吃水d高。船舶200的吃水d越高,船體230從海洋300受到的阻力越容易增加。因此,吃水d變得越高,控制部74將動力裝置50的動力控制得越大。
31.圖2a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一例的圖。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還包括廢氣導入管32和液體導入管24。
32.廢氣導入管32連接動力裝置50和反應塔10。在本例中,從動力裝置50排出的廢氣30在經過廢氣導入管32之后導入到反應塔10。液體導入管24連接第一泵60和反應塔10。在本例中,從第一泵60供給的液體40在經過液體導入管24之后導入到反應塔10。
33.反應塔10具有供廢氣30導入的廢氣導入口11。處理廢氣30的液體40被導入到反應塔10。液體40在處理廢氣30之后成為廢液46。廢氣30在由液體40處理之后成為凈化氣體34。反應塔10具有供凈化氣體34排出的廢氣排出口17。凈化氣體34被釋放到大氣中。
34.本例的反應塔10具有側壁15、底面16、氣體處理部18以及液體排出口19。本例的反應塔10呈圓柱狀。在本例中,廢氣排出口17在與圓柱狀的反應塔10的中心軸平行的方向上配置于與底面16相對的位置。在本例中,側壁15和底面16分別是圓柱狀的反應塔10的內側面和底面。廢氣導入口11設置于側壁15。在本例中,廢氣30在從廢氣導入管32經過廢氣導入口11之后,導入到氣體處理部18。
35.側壁15和底面16由對廢氣30和凈化氣體34以及液體40和廢液46具有耐久性的材料形成。該材料是ss400、s-ten(注冊商標)等鐵材與涂覆劑和涂層劑中的至少一方的組合、海軍黃銅等銅合金、鋁黃銅等鋁合金、銅鎳等鎳合金、哈氏合金(注冊商標)、sus316l、sus329j4l或sus312等不銹鋼。
36.在本說明書中,有時使用x軸、y軸和z軸的正交坐標軸來說明技術內容。在本說明書中,將平行于反應塔10的底面16的面設為xy面,將從底面16朝向廢氣排出口17的方向(鉛垂于底面16的方向)設為z軸。在本說明書中,將xy面內的規定方向設為x軸方向,將在xy面內與x軸正交的方向設為y軸方向。
37.z軸方向平行于鉛垂方向。當z軸方向平行于鉛垂方向時,xy面是水平面。z軸方向也可以平行于水平方向。當z軸方向平行于水平方向時,xy面平行于鉛垂方向。
38.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例如是面向船舶的旋風式凈氣器。在旋風式凈氣器中,導入到反應塔10的廢氣30在反應塔10的內部回旋,同時在從廢氣導入口11到廢氣排出口17的方向(本例中為z軸方向)上行進。在本例中,在沿從廢氣排出口17到底面16的方向觀察的情況下,廢氣30在xy面內回旋。
39.將反應塔10的內部的廢氣30從廢氣導入口11到廢氣排出口17的行進方向設為行進方向e1。廢氣30沿行進方向e1行進是指廢氣30在從廢氣導入口11到廢氣排出口17的方向上行進。在本例中,廢氣30的行進方向e1平行于z軸。在圖2a中,廢氣30的行進方向e1用實線箭頭表示。
40.反應塔10具有供給有液體40的一個或多個干管12和一個或多個分支管13。反應塔10包括噴出液體40的一個或多個噴出部14。在本例中,噴出部14連接到分支管13,分支管13連接到干管12。
41.本例的反應塔10具有三個干管12(干管12-1、干管12-2和干管12-3)。在本例中,干管12-1和干管12-3是在與z軸平行的方向上分別設置于最靠近廢氣導入口11側和最靠近廢氣排出口17側的干管12。在本例中,干管12-2是設置于干管12-1和干管12-3的z軸方向之間的干管12。
42.本例的反應塔10包括分支管13-1~分支管13-12。在本例中,分支管13-1和分支管13-12是在與z軸平行的方向上分別設置于最靠近廢氣導入口11側和最靠近廢氣排出口17側的分支管13。在本例中,分支管13-1、分支管13-3、分支管13-5、分支管13-7、分支管13-9和分支管13-11沿y軸方向延伸,分支管13-2、分支管13-4、分支管13-6、分支管13-8、分支管13-10和分支管13-12沿x軸方向延伸。
43.在本例中,分支管13-1~分支管13-4連接到干管12-1,分支管13-5~分支管13-8連接到干管12-2,分支管13-9~分支管13-12連接到干管12-3。分支管13-1、分支管13-3、分支管13-5、分支管13-7、分支管13-9和分支管13-11在與y軸平行的方向上配置于干管12的兩側。分支管13-2、分支管13-4、分支管13-6、分支管13-8、分支管13-10和分支管13-12在與x軸平行的方向上配置于干管12的兩側。
44.以分支管13-1為例進行說明,分支管13-1a和分支管13-1b是在與y軸平行的方向上分別配置于干管12-1的一側和另一側的分支管13-1。在平行于y軸的方向上,分支管13-1a和分支管13-1b以夾著干管12-1的方式設置。另外,在圖2a中,分支管13-1a和分支管13-3a配置于與干管12-1重疊的位置,因此未圖示。
45.以分支管13-2為例進行說明,分支管13-2a和分支管13-2b是在與x軸平行的方向上分別配置于干管12-1的一側和另一側的分支管13-2。在平行于x軸的方向上,分支管13-2a和分支管13-2b以夾著干管12-1的方式設置。
46.本例的反應塔10包括噴出部14-1~噴出部14-12。在本例中,噴出部14-1和噴出部14-12是在與z軸平行的方向上分別設置于最靠近廢氣導入口11側和最靠近廢氣排出口17側的噴出部14。本例的噴出部14-1~噴出部14-12分別連接到分支管13-1~分支管13-12。在沿y軸方向延伸的一個分支管13上,在與y軸平行的方向上的干管12的一側設置多個噴出部14,并且在另一側設置多個噴出部14。在沿x軸方向延伸的一個分支管13上,在與x軸平行的方向上的干管12的一側設置多個噴出部14,并且在另一側設置多個噴出部14。另外,在圖2a中,噴出部14-1a、噴出部14-3a、噴出部14-5a、噴出部14-7a、噴出部14-9a以及噴出部14-11a配置在與干管12重疊的位置,因此未圖示。
47.噴出部14具有噴出液體40的開口面。在圖2a中,該開口面用符號
“×”
表示。在一個分支管13上,配置于干管12的一側和另一側的噴出部14的各個開口面指向與分支管13的延伸方向成規定的角度的一個方向和另一個方向。以噴出部14-2為例進行說明,在本例中,配
置于干管12-1的一側的噴出部14-2a的開口面指向與分支管13-2a成規定的角度的一個方向,配置于干管12-1的另一側的噴出部14-2b的開口面指向與分支管13-2b成規定的角度的一個方向。
48.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還包括流量控制部70。流量控制部70對供給到反應塔10的液體40的流量進行控制。流量控制部70具有閥72。在本例中,流量控制部70利用閥72對從第一泵60供給到噴出部14的液體40的流量進行控制。本例的流量控制部70包括三個閥72(閥72-1、閥72-2和閥72-3)。本例的流量控制部70利用閥72-1、閥72-2和閥72-3分別對供給到干管12-1、干管12-2和干管12-3的液體40的流量進行控制。供給到干管12的液體40在經過分支管13之后,從噴出部14噴出到反應塔10的內部(氣體處理部18)。
49.控制部74對噴出部14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刂撇?4對噴出部14每單位時間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在本例中,控制部74通過控制流量控制部70來對噴出部14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
50.流量控制部70通過控制閥72的開度來對噴出部14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流量控制部70通過控制閥72的開度來對噴出部14每單位時間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在反應塔10包括多個噴出部14的情況下,流量控制部70通過控制閥72-1~閥72-3各自的開度來對多個噴出部14各自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
51.流量控制部70對液體40的流量進行控制,使得供給到干管12-1的液體40的流量比供給到干管12-2的液體40的流量多。流量控制部70對液體40的流量進行控制,使得供給到干管12-2的液體40的流量比供給到干管12-3的液體40的流量多。供給到干管12-3的液體40的流量、供給到干管12-2的液體40的流量和供給到干管12-1的液體40的流量之比例如是1:2:9。
52.如上所述,液體40例如是海水或堿性液體。在液體40是堿性液體的情況下,液體40是添加了氫氧化鈉(naoh)和碳酸氫鈉(na2co3)中的至少一方的堿性液體。
53.廢氣30中含有硫氧化物(so
x
)等有害物質。硫氧化物(so
x
)例如是亞硫酸氣體(so2)。在液體40是氫氧化鈉(naoh)水溶液的情況下,廢氣30所包含的亞硫酸氣體(so2)和氫氧化鈉(naoh)的反應由以下的化學式1表示。(化學式1)so2+na
+
+oh-→
na
+
+hso
3-54.如化學式1所示,亞硫酸氣體(so2)通過化學反應成為亞硫酸氫離子(hso
3-)。液體40通過該化學反應成為包含亞硫酸氫離子(hso
3-)的廢液46。廢液46從排水管20排出到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外部。廢氣30通過該化學反應而成為去除了硫氧化物(so
x
)等有害物質的至少一部分的凈化氣體34。
55.圖2b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另一例的圖。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與圖2a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不同之處在于不包括流量控制部70和閥72。
56.在本例中,控制部74通過對噴出部14的開口面的開度進行控制來對噴出部14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在反應塔10包括多個噴出部14的情況下,控制部74通過控制多個噴出部14各自的開口的開度來對多個噴出部14各自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在圖2b中,示出了從控制部74到三個噴出部14-4b中的一個噴出部14-4b的箭頭。在圖2b中,省略
了從控制部74到三個噴出部14-4b中的一個噴出部14-4b之外的箭頭。
57.在反應塔10包括多個噴出部14的情況下,控制部74也可以獨立地對多個噴出部14各自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稍后將描述控制部74對噴出部14的控制。
58.圖3和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一例的圖。圖3和圖4示出了圖1、圖2a和圖2b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中的船舶200的吃水d與第一泵60的揚程h的關系。其中,在圖3和圖4中,省略了圖1所示的動力裝置50、吃水獲取部76和吃水傳感器31。在本例中,流過液體導入管24的液體40是海洋300(參照圖1)的海水。
59.在本例中,第一泵60的揚程h是指第一泵60將液體40導入到反應塔10所需的液體40的送出高度。圖3和圖4是吃水d分別為第一吃水d1的情況和第二吃水d2的情況。在本例中,第二吃水d2高于第一吃水d1。第二吃水d2時的從水面210到船底220的距離比第一吃水d1時的從水面210到船底220的距離更大。
60.在圖3所示的示例中,在吃水d為第一吃水d1的情況下,第一泵60配置于與水面210相同的高度。在第一吃水d1的情況下,將第一泵60所需的實際揚程設為實際揚程h1。在第一吃水d1的情況下,實際揚程h1等于揚程h。
61.在圖4所示的一例中,在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將第一泵60距水面210的深度設為深度du。在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即使在不存在由第一泵60實現的壓力的情況下,流過液體導入管24的液體40也容易在鉛垂方向上到達水面210的位置。
62.在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將第一泵60所需的實際揚程設為實際揚程h2。在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第一泵60的揚程h容易等于實際揚程h2(揚程h-深度du)。實際揚程h2小于實際揚程h1。
63.在吃水d為第一吃水d1和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將第一泵60的輸出p分別設為第一輸出p1和第二輸出p2。在吃水d為第一吃水d1和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將來自第一泵60的每單位時間的液體40的供給量q分別設為第一供給量q1和第二供給量q2。在第二吃水d2高于第一吃水d1的情況下,控制部74將第二輸出p2控制成小于第一輸出p1。
64.圖5是表示第一泵60的揚程h與從第一泵60供給的每單位時間的液體40的供給量q的關系的圖。在第一泵60為渦輪型的情況下,輸出p、供給量q和揚程h滿足p=kqh的關系。在此,k為比例常數。在圖5中,第一泵60的輸出p為第一輸出p1的情況和第二輸出p2的情況分別用實線和粗虛線表示。
65.在第一泵60供給每單位時間的供給量為q0的液體40的情況下,第二輸出p2時的揚程h2’小于第一輸出p1時的揚程h1’。在第一泵60所供給的液體40的揚程為揚程h2’的情況下,第二輸出p2時的供給量q0小于第一輸出p1時的供給量q0’。
66.在圖3和圖4所示的示例中,第二吃水d2時的實際揚程h2容易變得小于第一吃水d1時的實際揚程h1。因此,在第一供給量q1和第二供給量q2相等的情況下(例如,在第一供給量q1和第二供給量q2為供給量q0的情況下),第二輸出p2小于第一輸出p1。在鉛垂方向上,與第一泵60配置于水面210的位置的情況相比,在第一泵60位于低于水面210的位置的情況下,第一泵的輸出p相應地變小對應于深度du的揚程的量。
67.在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中,在第二吃水d2高于第一吃水d1的情況下,控制部74將第一泵60的第二輸出p2控制成小于第一輸出p1。因此,與無論吃水d如何均將第一泵60的輸出p控制成一定的情況相比,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能夠減小第一泵60的
消耗電力。在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中,在第二吃水d2高于第一吃水d1的情況下,控制部74近似地控制成第一泵60的輸出p為小于第一輸出p1的輸出(第二輸出p2)的泵。由此,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能夠減小第一泵60的消耗電力。
68.在吃水d從第一吃水d1變化到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控制部74將第一泵60的輸出p從第一輸出p1控制成小于第一輸出p1的第二輸出p2。在吃水d從第二吃水d2變化到第一吃水d1的情況下,控制部74將第一泵60的輸出p從第二輸出p2控制成大于第二輸出p2的第一輸出p1。
69.圖6是表示驅動第一泵60的電動機的頻率f與從第一泵60供給的每單位時間的液體40的供給量q的關系的圖。將驅動第一泵60的電動機設為電動機m。在第一泵60為渦輪型的情況下,供給量q容易隨著頻率f的增加而增加。將第一泵60供給每單位時間的供給量q和供給量q’的液體40的情況下的電動機m的頻率f分別設為頻率f0和頻率f0’。頻率f0和頻率f0’是第一泵60的輸出p分別為第二輸出p2和第一輸出p1時的電動機m的頻率f。
70.如圖6和圖5所示,在第一泵60的輸出p維持于第一輸出p1時揚程h從揚程h1’變化到揚程h2’的情況下,第一泵60的液體40的供給量變為大于q0的q0’。因此,在圖3和圖4所示的示例中,在控制部74將第一泵60的輸出p維持于第一輸出p1時吃水d從第一吃水d1變化到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從第一泵60每單位時間供給的液體40的量容易變得過量。
71.在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中,在第二吃水d2高于第一吃水d1的情況下,控制部74將第一泵60的輸出p控制成小于第一輸出p1的第二輸出p2。因此,與無論吃水d如何均將第一泵60的輸出p控制成一定的情況相比,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更容易抑制液體40被第一泵60過量地供給到反應塔10。
72.圖7a和圖7b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另一例的圖。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與圖2a、圖2b、圖3和圖4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不同之處在于,還包括壓力測定部78。圖7a和圖7b分別示出了船舶200的吃水d為第一吃水d1的情況和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的一例。
73.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包括壓力傳感器26。本例的壓力傳感器26設置于液體導入管24。在本例中,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包括兩個壓力傳感器26(壓力傳感器26-1和壓力傳感器26-2)。壓力傳感器26-1在液體導入管24中的液體40的流路中設置在第一泵60之前。壓力傳感器26-2在液體導入管24中的液體40的流路中設置在泵60之后。在本例中,壓力傳感器26-1對輸送到第一泵60的液體40的導入壓力進行檢測。將該導入壓力設為導入壓力pin。在本例中,壓力傳感器26-2對從第一泵60輸出的液體40的導出壓力進行檢測。將該導出壓力設為導出壓力pout。
74.壓力測定部78對輸送到第一泵60的液體40的導入壓力pin和從第一泵60輸出的液體40的導出壓力pout中的至少一方進行測定。在本例中,壓力測定部78對由壓力傳感器26-1檢測出的液體40的導入壓力pin和由壓力傳感器26-2檢測出的液體40的導出壓力pout中的至少一方進行測定。
75.吃水獲取部76基于導入壓力pin和導出壓力pout中的至少一方來獲取船舶200的吃水d。吃水d越高,從水面210到第一泵60的鉛垂方向上的距離越容易變大。因此,吃水d越高,導入壓力pin和導出壓力pout越容易變大。因此,吃水獲取部76能夠基于導入壓力pin和導出壓力pout中的至少一方來獲取船舶200的吃水d??刂撇?4基于該吃水d來對第一泵60
的輸出進行控制。
76.將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時的導入壓力pin和導出壓力pout分別設為導入壓力pin1和導出壓力pout1。將吃水d為第二吃水d2時的導入壓力pin和導出壓力pout分別設為導入壓力pin2和導出壓力pout2。在本例中,吃水獲取部76基于導入壓力pin1和導出壓力pout1中的至少一方來獲取船舶200的第一吃水d1。在本例中,吃水獲取部76基于導入壓力pin2和導出壓力pout2中的至少一方來獲取船舶200的第二吃水d2。
77.圖8a和圖8b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另一例的圖。在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中,控制部74基于導入壓力pin和導出壓力pout中的至少一方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在這一點上與圖7a和圖7b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不同??刂撇?4也可以不基于吃水d而直接地根據導入壓力pin和導出壓力pout中的至少一方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
78.在鉛垂方向上,吃水d為第二吃水d2時的從水面210到第一泵60的距離大于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時的從水面210到第一泵60的距離。因此,導入壓力pin2容易變得大于導入壓力pin1。與第一吃水d1時輸送到第一泵60的液體40相比,更容易對第二吃水d2時輸送到第一泵60的液體40施加相當于距離du的量的鉛垂方向向上的壓力。因此,控制部74將第二吃水d2時的第一泵60的第二輸出p控制成小于第一吃水d1時的第一泵60的第一輸出p1。
79.在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容易在第一泵60的上方存在深度du的量的液體40。因此,導出壓力pout2容易變得大于導出壓力pout1。因此,控制部74將第二吃水d2時的第一泵60的第二輸出p控制成大于第一吃水d1時的第一泵60的第一輸出p1。
80.控制部74也可以基于導入壓力pin和導出壓力pout這兩方來對第一泵的輸出進行控制??刂撇?4基于導入壓力pin1和導出壓力pout1以及導入壓力pin2和導出壓力pout2,使第一泵60的第二輸出p2小于或大于第一輸出p1。
81.圖9是表示時間t與船舶200的吃水d的關系的一例的圖。在本例中,船舶200的吃水d隨著時間t的經過而發生變化。在本例中,將第一吃水d1設為第一時刻t1的吃水d,將第二吃水d2設為第二時刻t2的吃水d。在本例中,第二時刻t2是從第一時刻t1經過預先設定的時間ti后的時刻。
82.吃水獲取部76(參照圖1、圖2a、圖2b、圖7a、圖7b、圖8a和圖8b)在第一時刻t1獲取第一吃水d1,在第二時刻t2獲取第二吃水d2??刂撇?4在吃水d為第一吃水d1的情況下,將第一泵60的輸出p控制成第一輸出p1,在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將第一泵60的輸出p控制成第二輸出p2。第二輸出p2與第一輸出p1不同。
83.在本例中,控制部74在第一時刻t1將第一泵60的輸出p控制成第一輸出p1,在第二時刻t2將第一泵60的輸出p控制成第二輸出p2。因此,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容易在第一時刻t1和第二時刻t2分別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以在確保用于將液體40供給到反應塔10所需的揚程h的同時,防止供給到反應塔10的每單位時間的液體40的供給量變得過量。
84.吃水獲取部76(參照圖1、圖2a、圖2b、圖7a、圖7b、圖8a和圖8b)隨著時間t的經過而持續地獲取吃水d??刂撇?4根據隨著時間t的經過而持續地變化的吃水d來持續地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刂撇?4根據隨著時間t的經過而持續地變化的吃水d來持續地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由此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容易持續地對第一泵60的
輸出p進行控制,以在持續地確保用于將液體40供給到反應塔10所需的揚程h的同時,防止供給到反應塔10的每單位時間的液體40的供給量持續地變得過量。
85.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另一例的圖。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與圖7a和圖7b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不同之處在于,還包括濃度測定部79。圖10示出了船舶200的吃水d為第一吃水d1的情況。
86.將廢氣30的二氧化硫(so2)的濃度和二氧化碳(co2)的濃度中的至少一方設為濃度c。將廢氣30的二氧化硫(so2)濃度[ppm]與二氧化碳(co2)濃度[%]之比(二氧化硫)(so2)濃度[ppm]/二氧化碳(co2)濃度[%]設為比r。該廢氣30是經過廢氣導入管32(參照圖2a和圖2b)的廢氣30。
[0087]
將凈化氣體34的二氧化硫(so2)的濃度和二氧化碳(co2)的濃度中的至少一方設為濃度c’。將凈化氣體34的二氧化硫(so2)濃度[ppm]與二氧化碳(co2)濃度(%)之比設為比r’。如上所述,凈化氣體34是廢氣30被液體40處理后的氣體。
[0088]
濃度測定部79對濃度c和濃度c’中的至少一方進行測定。濃度測定部79例如是激光式氣體分析儀。濃度測定部79也可以計算出比r和比r’中的至少一方。
[0089]
控制部74基于由濃度測定部79測定出的濃度c和濃度c’中的至少一方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刂撇?4也可以基于由濃度測定部79計算出的比r和比r’中的至少一方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
[0090]
將船舶200在海洋300(見圖1)中航行時船體230(參照圖1)從海洋300受到的阻力設為阻力fr。阻力fr容易由于吃水d而發生變化。吃水d越高,阻力fr越容易變大。將吃水d為第一吃水d1(參照圖7a)時的阻力fr設為阻力fr1,將吃水d為第二吃水d2(參照圖7b)時的阻力fr設為阻力fr2。在船舶200的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時的航行速度與吃水d為第二吃水d2時的航行速度相等的情況下,阻力fr2容易大于阻力fr1。
[0091]
在船舶200在海洋300中航行的情況下,將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時從動力裝置50排出的廢氣30的二氧化硫(so2)的濃度和二氧化碳(co2)的濃度中的至少一方設為濃度c1,將吃水d為第二吃水d2時從動力裝置50排出的廢氣30的二氧化硫(so2)的濃度和二氧化碳(co2)的濃度中的至少一方設為濃度c2。在船舶200在海洋300中航行的情況下,將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時凈化氣體34的二氧化硫(so2)的濃度和二氧化碳(co2)的濃度中的至少一方設為濃度c1’,將吃水d為第二吃水d2時凈化氣體34的二氧化硫(so2)的濃度和二氧化碳(co2)的濃度中的至少一方設為濃度c2’。
[0092]
從動力裝置50排出的廢氣30中含有的有害物質的濃度容易由于阻力fr而發生變化。阻力fr越大,該有害物質的濃度越容易變大。因此,濃度c2容易變得大于濃度c1。在濃度c2大于濃度c1的情況下,濃度c2’容易變得大于濃度c1’。
[0093]
對于能夠在船舶上使用的燃料中的硫(s)濃度與上述凈化氣體34的比r’(so2/co2),根據防止海洋污染條約規定了限制值。硫(s)濃度和比r’的該限制值因海域而異,但是在最嚴格的海域中,硫(s)濃度的限制值為0.1重量%以下,比r’的限制值為4.3以下(以上是到2020年為止的數據)。
[0094]
控制部74基于由濃度測定部79測定出的濃度c和由吃水獲取部76獲取的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刂撇?4基于濃度c和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動力裝置50的動力進行控制。
[0095]
如圖3和圖4中說明的那樣,吃水d為第二吃水d2時的實際揚程h2小于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時的實際揚程h1。因此,在將從第一泵60每單位時間供給的液體40的供給量q設為一定的情況下,第一泵60的第二輸出p2小于第一輸出p1。
[0096]
然而,如上所述,第二吃水d2時的濃度c2容易變得大于第一吃水d1時的濃度c1。因此,在將由第一泵60實現的液體40的供給量q在第一吃水d1和第二吃水d2時設為一定的情況下,難以通過液體40去除廢氣30中含有的有害物質。若難以去除廢氣30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則凈化氣體34的比r’有可能不滿足上述限制值。因此,優選的是,第二吃水d2時的第二供給量q2(參照圖3和圖4)大于第一吃水d1時的第一供給量q1(參照圖3和圖4)。
[0097]
在本例中,控制部74可以將第一泵60的第二輸出p2控制成小于第一輸出p1,也可以將第二輸出p2控制成大于第一輸出p1,還可以將第二輸出p2控制成與第一輸出p1相等的輸出。即,在本例中,控制部74根據實際揚程h1與實際揚程h2的大小關系、濃度c1與濃度c2的大小關系的平衡來對第一輸出p1與第二輸出p2的大小關系進行控制。
[0098]
控制部74基于由濃度測定部79測定出的濃度c’和由吃水獲取部76獲取的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由此,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容易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以確保用于將液體40供給到反應塔10所需的揚程h,并且防止供給到反應塔10的每單位時間的液體40的供給量變得過量,并且使凈化氣體34的比r’滿足上述限制值??刂撇?4也可以基于濃度c、濃度c’和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
[0099]
控制部74也可以基于濃度c’和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動力裝置50的動力進行控制。由此,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容易對第一泵的60的輸出p進行控制,以使凈化氣體34的比r’滿足上述限制值??刂撇?4也可以基于濃度c、濃度c’和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動力裝置50的動力進行控制。
[0100]
濃度測定部79也可以隨著時間t的經過而持續地對濃度c和濃度c’中的至少一方進行測定。濃度測定部79也可以隨著時間t的經過而持續地對比r和比r’中的至少一方進行計算。由此,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容易持續地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以持續地確保用于將液體40供給到反應塔10所需的揚程h,并且防止供給到反應塔10的每單位時間的液體40的供給量持續地變得過量,并且使凈化氣體34的比r’持續地滿足上述限制值。
[0101]
圖11是表示第一泵60的輸出p與船舶200的吃水d的關系的一例的圖。在圖11中,實線是基于船舶200的吃水d和凈化氣體34的濃度c’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的情況的一例。在圖11中,粗虛線是僅基于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的情況的一例。吃水d變得越低,控制部74(參照圖7a、圖7b、圖8a和圖8b)將第一泵60的輸出p控制得越小。
[0102]
在本例中,將第一吃水d1設為船舶200的最低的吃水即最低吃水,將第二吃水d2設為船舶200的最高的吃水即最高吃水。該最低吃水與該最高吃水之差(圖7b中的d2與圖7a中的d1之差)可以為4m以上8m以下,也可以為5m以上7m以下。該最低吃水與該最高吃水之差例如為6m。
[0103]
如圖10中說明的那樣,船體230(參照圖1)從海洋300(參照圖1)受到的阻力fr容易由于船舶200的吃水d而發生變化。吃水d越低,阻力fr越容易變小。因此,在船舶200的吃水d
為第一吃水d1時的航行速度與吃水d為第二吃水d2時的航行速度相等的情況下,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時的動力裝置50的動力容易變得小于吃水d為第二吃水d2時的動力裝置50的動力。因此,在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時的航行速度與吃水d為第二吃水d2時的航行速度相等的情況下,阻力fr越小,上述濃度c和濃度c’越容易變小。濃度c越小,由第一泵60每單位時間供給的液體40的量q越小。
[0104]
控制部74(參照圖7a、圖7b、圖8a和圖8b)在吃水d小于預先設定的吃水閾值dth的情況下,將第一泵60的輸出p控制成預先設定的一定的輸出pth。在圖11中,小于吃水閾值dth時的第一泵的輸出p被控制成該輸出pth的情況用實線表示。
[0105]
如上所述,濃度c越小,由第一泵60每單位時間供給的液體40的量q越小。因此,與僅基于吃水d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的情況相比,在控制部74基于濃度c’和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的情況下,液體40的量q容易變小。因此,與僅基于吃水d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時的第一泵60的輸出p相比,控制部74基于濃度c’和吃水d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時的第一泵的輸出p容易變小。
[0106]
在本例中,控制部74(參照圖7a、圖7b、圖8a和圖8b)在吃水d小于預先設定的吃水閾值dth的情況下,將第一泵60的輸出p控制成一定的輸出pth。因此,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在吃水d處于第一吃水d1與小于吃水閾值dth之間時,與僅基于吃水d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小第一泵60的輸出p(圖11中的粗虛線的情況)。因此,與僅基于吃水d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的情況相比,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能夠減小第一泵60的消耗電力。
[0107]
圖12是表示第一泵60的輸出p與每單位時間導入到反應塔10的液體40的流量q’的關系的一例的圖??刂撇?4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逐級控制??刂撇?4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逐級控制是指控制部74將第一泵60的輸出p的大小控制成預先設定的多個一定值中的某一個。即,在本例中,控制部74并非連續地對第一泵60的輸出p的大小進行控制??刂撇?4通過對驅動第一泵60的電動機的頻率f進行逐級控制來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逐級控制。
[0108]
將第一泵60的最大輸出設為輸出pm。在本例中,控制部74將第一泵60的輸出p控制成輸出pa1~輸出pa6和輸出pm這七個級別。在本例中,輸出p1~輸出p6分別是(3/12)pm、(6/12)pm、(7/12)pm、(9/12)pm、(10/12)pm和(11/12)pm。在本例中,在第一泵60的輸出p是輸出pa1~輸出pa6和輸出pm的情況下,每單位時間導入到反應塔10的液體40的流量q’分別被控制成處于qa1與qa2之間、qa2與qa3之間、qa3與qa4之間、qa4與qa5之間、qa5與qa6之間、qa6與qa7之間、以及qa7與qm之間。
[0109]
流量控制部70(參照圖2a)對由第一泵60輸出的液體40的流量進行控制。在本例中,流量控制部70利用閥72(參照圖2a)對由第一泵60供給到液體導入管24的液體40的流量進行控制。該流量是每單位時間流過液體導入管24的液體40的量。
[0110]
在本例中,第一泵60的輸出p由控制部74控制成輸出pa1~輸出pm中的某一個。流量控制部70對由該第一泵60供給的液體40的流量進行控制。例如,在第一泵60的輸出p被控制成輸出pa1的情況下,流量控制部70將由該第一泵60供給的液體40的流量控制成處于流量qa1與流量qa之間。
[0111]
能夠裝載于船舶200的裝載物的重量存在上限。船舶200的裝載容量也存在上限。
因此,優選的是,驅動第一泵60的電動機m的大小和質量較小。電動機m的輸出有時由逆變器iv控制。除了電動機m以外,有時還在船舶200上裝載對調節空氣用的空調、鍋爐等進行驅動的電源m’。電源m’和逆變器iv有時會產生噪聲。
[0112]
與陸地上不同,船舶200內部的電源系統有時是封閉的。因此,設置于船舶200內部的其他電氣設備容易受到電源m’和逆變器iv產生的噪聲的影響。在該其他電氣設備受到該噪聲的影響的情況下,該其他電氣設備有可能會誤動作。在電源m’和逆變器iv以一定頻率動作時產生的噪聲對該其他電氣設備的動作造成影響的情況下,通過對電源m’和逆變器iv的頻率f進行逐級控制,能夠在電源m’和逆變器iv中不使用該一定頻率。
[0113]
在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中,控制部74對第一泵60的輸出p的大小進行逐級控制。因此,在本例中,與控制部74連續地對第一泵60的輸出p的大小進行控制的情況相比,驅動第一泵60的電動機難以受到上述噪聲的影響。因此,在本例中,與連續地對第一泵60的輸出p的大小進行控制的情況相比,控制部74容易準確地對第一泵60的輸出p的大小進行控制。另外,在本例中,由于流量控制部70利用閥72(參照圖2a)對通過第一泵60供給到液體導入管24的液體40的流量進行控制,因此,與流量控制部70不對液體40的該流量進行控制的情況相比,流量控制部70容易更準確地控制液體40的該流量。
[0114]
對控制部74將第一泵60的輸出p控制成一檔的輸出pi(例如輸出pa3)和控制成與該一檔相鄰的另一檔的輸出pi’(例如輸出pa4)且比該一檔的輸出pi大的另一檔的輸出pi’的情況進行說明。在該情況下,將第一泵60的輸出p從輸出pi(例如輸出pa3)控制成輸出pi’(例如輸出pa4)的情況稱為正方向的控制。在該情況下,將第一泵60的輸出p從輸出pi’(例如輸出pa4)控制成輸出pi(例如輸出pa3)的情況稱為負方向的控制。
[0115]
流量控制部70使第一泵60的輸出p被控制成正方向時的液體40的流量q’與第一泵60的輸出p被控制成負方向時的液體40的流量q’不同。在本例中,將輸出p被控制成正方向和負方向時的流量q’分別設為流量qa4’和流量qa4”。在本例中,流量qa4’大于流量qa4,流量qa4”小于流量qa4。由此,在流量q’處于流量qa4’與流量qa4”之間的情況下,能夠在第一泵60的輸出p為輸出pa3的情況和輸出pa4的情況這兩種情況下控制流量q’。將流量q’處于流量qa4’與流量qa4”之間且第一泵60的輸出p處于輸出pa3與輸出pa4之間的區域設為重疊區域dp。在圖12中,重疊區域dp用陰影線表示。
[0116]
在本例中,在液體40的流量q’與第一泵60的輸出p的關系中存在重疊區域dp,因此,即使在控制部74將第一泵60的輸出p從一檔的輸出pi(例如輸出pa3)控制成與該一檔相鄰的另一檔的輸出pi’(例如輸出pa4)的情況下,也容易連續地對液體40的流量q’進行控制。在本例中,由于在液體40的流量q’與第一泵60的輸出p的關系中存在重疊區域dp,因此,在圖12所示的流量q’軸上,難以產生流量q’不受控制的范圍。
[0117]
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也可以不包括流量控制部70。在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不包括流量控制部70的情況下,控制部74對由第一泵60輸出的液體40的流量進行控制。在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不包括流量控制部70的情況下,控制部74利用閥72(參照圖2a)對由第一泵60供給到液體導入管24的液體40的每單位時間的流量進行控制。
[0118]
圖13a和圖13b是圖2a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一例的另一圖。圖13a和圖13b分別是在圖3和圖4中示出噴出部141~噴出部143的圖。圖13a和13b分別是船舶200的吃水d為第一吃水d1的情況和第二吃水d2的情況。
[0119]
在圖13a和圖13b中,噴出部141~噴出部143是在鉛垂方向(在本例中,z軸方向)上距船底220的高度分別為高度h1、高度h2和高度h3的噴出部14。噴出部141是圖2a所示的噴出部14-1~噴出部14-4中的任一個。噴出部142是圖2a所示的噴出部14-5~噴出部14-7中的任一個。噴出部143是圖2a所示的噴出部14-8~噴出部14-12中的任一個。在本例中,一個噴出部14(例如,噴出部141)的鉛垂方向上的位置與另一噴出部14(例如,噴出部142)的鉛垂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0120]
在船舶200的吃水d為第一吃水d1的情況(圖13a的情況)下,分別將距船底220的距離為高度h1~高度h3時的第一泵60的揚程h設為揚程h1-1~揚程h1-3。在船舶200的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圖13b的情況)下,分別將距船底220的距離為高度h1~高度h3時的第一泵60的揚程h設為揚程h2-1~揚程h2-3。
[0121]
控制部74基于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一個噴出部14(例如噴出部141)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和其它噴出部14(例如,噴出部142)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在本例中,控制部74基于吃水d來控制流量控制部70,由此對一個噴出部14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和其它噴出部14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流量控制部70基于吃水d來控制閥72的開度,由此對一個噴出部14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和其它噴出部14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刂撇?4分別獨立地對一個噴出部14每單位時間噴出的液體40的量和其它噴出部14每單位時間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
[0122]
船舶200的吃水d越低,第一泵60所送出的液體40的揚程h變得越高。在本例中,由于第一吃水d1低于第二吃水d2,因此,實際揚程h1-1高于實際揚程h2-1,實際揚程h1-2高于實際揚程h2-2,實際揚程h1-3高于實際揚程h2-3。
[0123]
將每單位時間流過液體導入管24的液體40的量設為流量qet。將從噴出部141~噴出部143每單位時間噴出的液體40的量分別設為噴出量qe1~噴出量qe3。噴出量qe1~噴出量qe3的合計等于流量qet。
[0124]
控制部74對噴出量qe1~噴出量qe3的比例進行控制??刂撇?4基于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噴出量qe1~噴出量qe3的比例進行控制。將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時的噴出量qe1~噴出量qe3的比例設為第一比例pc1。將吃水d為第二吃水d2時的噴出量qe1~噴出量qe3的比例設為第二比例pc2。
[0125]
控制部74對噴出量qe1~噴出量qe3進行控制,以使第一比例pc1和第二比例pc2不同??刂撇?4使第一比例pc1中的qe1占流量qet的比例大于第二比例pc2中的qe1占流量qet的比例。
[0126]
在本例中,由于第一吃水d1低于第二吃水d2,因此,與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相比,在吃水d為第一吃水d1的情況下,使從在鉛垂方向上配置于下方的噴出部14(在本例中,噴出部141)噴出的液體40的量的比例增加。由此,第一泵60的輸出p容易降低。由此,容易抑制第一泵60的消耗電力。
[0127]
在本例中,控制部74也可以不對第一泵60的輸出p進行控制。在本例中,第一泵60的輸出p也可以是預先設定的一定值。在第一泵60的輸出p是預先設定的一定值的情況下,從第一泵60每單位時間供給的液體40的量也可以是預先設定的一定量。從噴出部141~噴出部143噴出的液體40的量由控制部74控制。從噴出部141~噴出部143噴出的液體40的量由流量控制部70控制。
[0128]
圖14a和圖14b是圖2b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一例的另一圖。圖14a和圖14b分別是在圖3和圖4中示出噴出部141~噴出部143的圖。圖14a和圖14b分別是船舶200的吃水d為第一吃水d1的情況和第二吃水d2的情況。圖14a和圖14b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與圖13a和圖13b的不同之處在于,不包括流量控制部70和閥72。
[0129]
在本例中,控制部74通過對噴出部14的開口面的開度進行控制來對噴出部14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在本例中,控制部74基于吃水d來對該開口面的開度進行控制,由此對一個噴出部14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和其它噴出部14所噴出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刂撇?4通過對該開口面的開度進行控制來對噴出量qe1~噴出量qe3的比例進行控制??刂撇?4通過對該開口面的開度進行控制來對噴出量qe1~噴出量qe3進行控制,以使第一比例pc1和第二比例pc2不同。
[0130]
圖15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另一例的圖。圖15示出了圖2a和圖2b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中的廢氣導入管32的詳細情況的一例。在圖15中,示出了包括廢氣導入口11和液體排出口19的反應塔10的一部分、廢氣導入管32以及排水管20。在圖15中,省略了第一泵60、吃水獲取部76和流量控制部70。
[0131]
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還包括回收管23、導入管25、噴霧部38和第二泵62。在本例中,回收管23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別連接到排水管20和第二泵62?;厥展?3對排出到排水管20的廢液46的一部分進行回收。從反應塔10排出的一部分廢液46在經過回收管23之后導入到第二泵62。排出到排水管20的廢液46的另一部分被排出到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外部。
[0132]
導入管25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別連接到第二泵62和噴霧部38。第二泵62將廢液46供給到噴霧部38。由第二泵62供給的廢液46在經過導入管25之后導入到噴霧部38。
[0133]
噴霧部38向導入到反應塔10的廢氣30噴霧廢液46。廢氣30中含有的硫氧化物(so
x
)在反應塔10的內部被液體40化學吸收?;瘜W吸收是指上述化學式1所示的使亞硫酸氣體(so2)成為亞硫酸氫離子(hso
3-)的化學反應。由此,去除了廢氣30中含有的硫氧化物(so
x
)等有害物質。在化學式1所示的化學反應后的廢液46中含有亞硫酸氫離子(hso
3-)。
[0134]
噴霧部38向被液體40化學吸收之前的廢氣30噴霧廢液46。在本例中,噴霧部38向導入到反應塔10之前的廢氣30噴霧廢液46。在本例中,噴霧部38向經過廢氣導入管32的廢氣30噴霧廢液46。噴霧部38在廢氣導入管32中的廢氣30的行進方向上噴霧廢液46。由此,從噴霧部38噴霧的廢液46難以從反應塔10逆流到動力裝置50。在本例中,噴霧部38將廢液46從鉛垂方向(z軸方向)上的上方噴霧到下方。
[0135]
通過向廢氣30噴霧廢液46,廢氣30中含有的硫氧化物(so
x
)的至少一部分被廢液46物理吸收。物理吸收是指通過將硫氧化物(so
x
)以硫氧化物(so
x
)的狀態溶解在液體中來去除硫氧化物(so
x
)的反應。在本例中,噴霧部38將廢液46噴霧到廢氣30中,由此去除了廢氣30中含有的硫氧化物(so
x
)的至少一部分。
[0136]
通過向導入到反應塔10之前的廢氣30中噴霧廢液46,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能夠去除該廢氣30中含有的硫氧化物(so
x
)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能夠減少在反應塔10的內部通過液體40化學吸收的硫氧化物(so
x
)的量。
[0137]
在導入到反應塔10的內部的廢氣30中含有的硫氧化物(so
x
)的量減少的情況下,用于中和硫氧化物(so
x
)的該量所需的液體40的化學當量減少。因此,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
100能夠使每單位時間供給到反應塔10的內部的液體40的量減少。由此,第一泵60的小型化變得容易。由此,在將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設置于船舶200的情況下,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能夠提高船舶200中的第一泵60的設置的自由度。
[0138]
控制部74對第二泵62的輸出進行控制??刂撇?4基于由吃水獲取部76(參照圖2a和圖2b)獲取的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第二泵62的輸出進行控制。將吃水d為第一吃水d1(參照圖3和圖4)時的第二泵62的輸出設為第三輸出p3。將吃水d為第二吃水d2(參照圖3和圖4)時的第二泵62的輸出p’設為第四輸出p4。在第一吃水d1高于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控制部74將第二泵62的第三輸出p3控制成大于第四輸出p4。
[0139]
在第二泵62的輸出p’為第三輸出p3和第四輸出p4的情況下,分別將從第二泵62每單位時間供給的廢液46的供給量設為第三供給量q3和第四供給量q4。在控制部74將第二泵62的第三輸出p3控制成大于第四輸出p4的情況下,第三供給量q3容易大于第四供給量q4。
[0140]
如圖11所示,在第一吃水d1高于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第一泵60的第一輸出p1容易高于第二輸出p2。第三供給量q3時的每單位時間被廢液46物理吸收的硫氧化物(so
x
)的量容易多于第三供給量q3時的每單位時間被廢液46物理吸收的硫氧化物(so
x
)的量。因此,在第一吃水d1高于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由于第二泵62的第三輸出p3被控制成大于第四輸出p4,因此,與第三輸出p3未被控制成大于第四輸出p4的情況相比,被化學吸收的硫氧化物(so
x
)的量容易減少。因此,由于第二泵62的第三輸出p3被控制成大于第四輸出p4,第一泵60容易小型化。
[0141]
排水管20具有滯留部27。滯留部27使排出到排水管20的廢液46滯留。在圖15中,x軸方向和z軸方向上的滯留部27的范圍用雙箭頭表示?;厥展?3連接到滯留部27?;厥展?3沿水平方向延伸。在鉛垂方向上,滯留部27的內部的供廢液46接觸的底面的位置與回收管23的內部供廢液46接觸的底面的位置相同。
[0142]
圖16是表示圖15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中的船舶200的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時的吃水d與第二泵62的位置關系的圖。圖17是表示圖15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中的船舶200的吃水d為第二吃水d2時的吃水d與第二泵62的位置關系的圖。其中,在圖16和圖17中,省略了圖15所示的控制部74和噴霧部38。
[0143]
在鉛垂方向上,將船舶200的最低的吃水和最高的吃水分別設為最低吃水和最高吃水。在本例中,將第一吃水d1設為最低吃水,將第二吃水d2設為最高吃水。第二泵62在鉛垂方向上設置在第一吃水d1與第二吃水d2之間。滯留部27和回收管23在鉛垂方向上設置在第一吃水d1與第二吃水d2之間。
[0144]
排出到排水管20的廢液46在鉛垂方向上容易在排水管20的內部滯留到與水面210相同的位置。因此,在第二泵62在鉛垂方向上設置在第一吃水d1與第二吃水d2之間的情況下,第二泵62能夠將滯留在排水管20的內部的廢液46供給到噴霧部38。
[0145]
圖18是表示鉛垂方向上的第二泵62的位置與吃水d的關系的圖。在圖18中,省略了圖16和圖17所示的反應塔10、動力裝置50和廢氣導入管32。在圖18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最低吃水(第一吃水d1)、最高吃水(第二吃水d2)和中間吃水時的第二泵62的位置。中間吃水是指鉛垂方向上的最高吃水與最低吃水之間的吃水d。在本例中,將該中間吃水設為第三吃水d3。
[0146]
在本例中,第二泵62在鉛垂方向上設置在比最低吃水(第一吃水d1)的水面210的
位置更靠上方的位置,并且設置在比最高吃水(第二吃水d2)的水面210的位置更靠下方的位置。在本例中,第二泵62在第三吃水d3的情況下在鉛垂方向上配置在水面210的位置。
[0147]
在鉛垂方向上,在第二泵62的位置與船舶200的水面210的位置相同或低于水面210的位置的情況下,控制部74對第二泵62的輸出p’進行控制。在本例中,在吃水d為第三吃水d3以上第二吃水d2以下的情況下,控制部74對第二泵62的輸出p’進行控制。
[0148]
在鉛垂方向上,在第二泵62的位置高于船舶200的水面210的位置的情況下,第二泵62將滯留在滯留部27中的廢液46供給到噴霧部38(參照圖15)??刂撇?4對該第二泵62進行控制。在本例中,在吃水d為第一吃水d1以上且小于第三吃水d3的情況下,第二泵62將滯留在滯留部27中的廢液46供給到噴霧部38(參照圖15)。
[0149]
排出到排水管20的廢液46在鉛垂方向上容易在排水管20的內部滯留到與水面210相同的位置。因此,在吃水d高于第三吃水d3的情況下,鉛垂方向上的第二泵62的位置容易低于水面210的位置。因此,在吃水d為第三吃水d3或高于第三吃水d3的情況下,容易將廢液46供給到第二泵62。
[0150]
在吃水d為第三吃水d3或高于第三吃水d3的情況下,第二泵62將滯留在滯留部27中的廢液46供給到噴霧部38(參照圖15)。在吃水d為第三吃水d3的情況下,回收管23的鉛垂方向上的位置與水面210的位置相同?;厥展?3的鉛垂方向上的位置是指處于回收管23的內部且供廢液46經過的該內部的下端的位置。
[0151]
圖19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另一例的圖。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與圖13a所示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的不同之處在于,還包括第三泵64、噴出部140和第二泵62。本例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還包括導入管28、管29和管36以及切換部33和切換部35。切換部33和切換部35例如是三通閥。
[0152]
與圖15~圖17所示的例子同樣地,導入管25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別連接到第二泵62和噴霧部38。第二泵62將廢液46供給到噴霧部38。
[0153]
在本例中,排水管20在廢液46的流路中的比切換部33和第二泵62更靠上游的位置處,分支成兩個排水管20(排水管20-1和排水管20-2)。在本例中,排水管20連接到反應塔10,排水管20-2連接到切換部33,排水管20-1連接到回收管23。在本例中,導入管28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別連接到切換部33和反應塔10。
[0154]
在本例中,液體導入管24在液體40的流路中的比切換部35和第一泵60更靠上游的位置處,分支成兩個液體導入管24(液體導入管24-1和液體導入管24-2)。在本例中,液體導入管24-1連接到反應塔10,液體導入管24-2連接到切換部35。在本例中,管36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別連接到切換部35和排水管20-1。
[0155]
在本例中,管29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別連接到切換部33和切換部35。在本例中,第三泵64設置于管29。在本例中,第一泵60設置于液體導入管24-1。如后所述,液體40或廢液46在管29中流動。
[0156]
在本例中,第三泵64將液體40導入到反應塔10、或者從反應塔10排出廢液46。在本例中,控制部74對通過第三泵64將液體40導入到反應塔10或從反應塔10排出廢液46進行控制。
[0157]
在本例中,控制部74通過控制切換部33來進行控制,使流過管29的液體40流向導入管28或使流過排水管20-2的廢液46流向管29。在本例中,控制部74通過控制切換部35來
進行控制,使流過液體導入管24-2的液體40流向管29或使流過管29的廢液46流向管36。
[0158]
在本說明書中,將以使流過液體導入管24-2的液體40流向管29的方式控制切換部35且以使流過管29的液體40流向導入管28的方式控制切換部35的情況稱為導入模式。在本說明書中,將以使流過排水管20-2的廢液46流向管29的方式控制切換部33且以使流過管29的廢液46流向管36的方式控制切換部35的情況稱為排出模式。
[0159]
控制部74對第三泵64的輸出p”進行控制。在將切換部33和切換部35控制成導入模式的情況下,控制部74通過對第三泵64的輸出p”進行控制來對從第三泵64每單位時間供給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該液體40在經過導入管28之后從噴出部140噴出到反應塔10的內部。
[0160]
在將切換部33和切換部35控制成排出模式的情況下,控制部74通過對第三泵64的輸出p”進行控制來對從第三泵64每單位時間供給的廢液46的量進行控制。該廢液46在經過管36之后從排水管20排出。
[0161]
圖20是表示鉛垂方向上的第三泵64的位置與吃水d的關系的圖。在圖20中,省略了圖19所示的反應塔10、控制部74、第一泵60、液體導入管24-1、第二泵62、回收管23和導入管25。在圖20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吃水d1(例如最低吃水)、第二吃水d2(例如最高吃水)和第三吃水d3(中間吃水)時的第三泵64的位置。
[0162]
控制部74基于船舶200的吃水d來將切換部33和切換部35控制成導入模式或控制成排出模式。在本例中,第三泵64在吃水d為第一吃水d1的情況下在鉛垂方向上配置在比水面210更靠上方的位置,在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在鉛垂方向上配置在比水面210更靠下方的位置。在本例中,第三泵64在吃水d為第三吃水d3的情況下在鉛垂方向上配置在水面210的位置。
[0163]
在鉛垂方向上,在第三泵64的位置低于水面210的位置的情況下(在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控制部74通過第三泵64將廢液46從反應塔10排出。在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廢液46在鉛垂方向上容易配置在比水面210更靠下方的位置,因此,難以流過排水管20-1。因此,在本例中,在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控制部74將切換部33和切換部35控制成排出模式。由于切換部33和切換部35被控制成排出模式,第三泵64將廢液46向廢液46的流路中的從上游到下游的方向送出。即,在排出模式的情況下,本例的第三泵64作為排出泵發揮作用。
[0164]
與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或第三吃水d3的情況相比,在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液體40在鉛垂方向上容易配置在比水面210更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與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或第三吃水d3的情況相比,第一泵60(參照圖19)的揚程h容易變小。因此,在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液體40通過第一泵60供給到反應塔10(參照圖19),而不是通過第三泵64供給到反應塔10(參照圖19)。
[0165]
在鉛垂方向上,在第三泵64的位置與水面210的位置相同(例如第三吃水d3的情況)或高于水面210的位置的情況下(例如第一吃水d1的情況),控制部74通過第三泵64將液體40導入到反應塔10。在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或第三吃水的情況下,液體40在鉛垂方向上容易配置在比水面210更靠上方的位置,因此,難以流過導入管28。因此,在本例中,在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或第三吃水的情況下,控制部74將切換部33和切換部35控制成導入模式。由于切換部33和切換部35被控制成導入模式,第三泵64將液體40向液體40的流路中的從上游到
下游的方向送出。即,在導入模式的情況下,本例的第三泵64作為導入泵發揮作用。
[0166]
與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相比,在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或第三吃水d3的情況下,廢液46在鉛垂方向上容易配置在比水面210更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與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相比,在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或第三吃水d3的情況下,廢液46容易流過排水管20-1。因此,在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或第三吃水d3的情況下,廢液46不會通過第三泵64排出。
[0167]
控制部74基于船舶200的吃水d來對第三泵64的輸出p”進行控制??刂撇?4在吃水d為第二吃水d2的情況下通過對第三泵64的輸出p”進行控制來對第三泵64每單位時間供給的廢液46的量進行控制??刂撇?4在吃水d為第一吃水d1或第三吃水d3的情況下通過對第三泵64的輸出p”進行控制來對第三泵64每單位時間供給的液體40的量進行控制。
[0168]
在鉛垂方向上,第三泵64的位置可以與第二泵62(參照圖19)的位置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鉛垂方向上,在第二泵62配置在比第三泵64更靠下方的位置且第二泵62配置在比水面210更靠下方的位置的情況下,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00容易通過第三泵64將液體40供給到反應塔,且能容易通過第二泵62將廢液46供給到噴霧部38(參照圖15)。
[0169]
以上,使用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的技術范圍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所記載的范圍。對本領域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是,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加入各種變更或各種改進。加入了這樣的變更或改進的方式也包含在本發明的技術范圍內,這點能從權利要求書的記載中得到明確。
[0170]
應當注意的是,權利要求書、說明書以及附圖中表示的裝置、系統、程序以及方法中的動作、順序、步驟以及階段等各處理的執行順序只要沒有特別明示為“之前”“事先”等、或者在之后的處理中使用先前的處理,都可以以任意的順序實現。對于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和附圖中的動作流程,為了方便起見,即使使用“首先”、“接下來”等進行了說明,也不意味著必須按此順序實施。[項目1]還包括濃度測定部,上述濃度測定部對二氧化硫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中的至少一方進行測定,上述濃度測定部對上述廢氣的二氧化硫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中的至少一方進行測定,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船舶的吃水和上述廢氣的二氧化硫濃度及二氧化碳濃度中的至少一方來控制上述第一泵的輸出。[項目2]還包括濃度測定部,上述濃度測定部對二氧化硫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中的至少一方進行測定,上述濃度測定部對上述廢氣由上述液體處理后的凈化氣體的二氧化硫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中的至少一方進行測定,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船舶的吃水和上述凈化氣體的二氧化硫濃度及二氧化碳濃度中的至少一方來控制上述第一泵的輸出。[項目3]在項目2所記載的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的基礎上,上述濃度測定部還對上述廢氣的二氧化硫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中的至少一方進
行測定,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廢氣的二氧化硫濃度及二氧化碳濃度中的至少一方和上述凈化氣體的二氧化硫濃度及二氧化碳濃度中的至少一方這兩者中的至少一方來控制上述第一泵的輸出。[項目4]上述控制部將上述第一泵的輸出控制成一檔的輸出和與上述一檔相鄰的另一檔的輸出且比上述一檔的輸出大的另一檔的輸出,與將上述第一泵的輸出從上述另一檔控制成上述一檔時的上述第一泵的輸出相比,上述控制部把將上述第一泵的輸出從上述一檔控制成上述另一檔時的上述第一泵的輸出控制得較大。[項目5]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船舶的吃水來控制上述第二泵的輸出。符號說明
[0171]
10...反應塔、11...廢氣導入口、12...干管、13...分支管、14...噴出部、15...側壁、16...底面、17...廢氣排出口、18...氣體處理部、19...液體排出口、20...排水管、23...回收管、24...液體導入管、25...導入管、26...壓力傳感器、27...滯留部、28...導入管、29...管、30...廢氣、31...吃水傳感器、32...廢氣導入管、33...切換部、34...凈化氣體、35...切換部、36...管、38...噴霧部、40...液體、46...廢液、50...動力裝置、60...第一泵、62...第二泵、64...第三泵、70...流量控制部、72...閥、74...控制部、76...吃水獲取部、78...壓力測定部、79...濃度測定部、100...船舶用廢氣處理裝置、140...噴出部、141...噴出部、142...噴出部、143...噴出部、200...船舶、210...水面、220...船底、230...船體、300
…
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