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發明涉及塑料瓶成型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直線式注吹灌封一體的塑料瓶包裝設備。
背景技術:2.塑料瓶一種常用的容器,廣泛應用醫療液體容器、醫療粉劑容器、藥品容器、飲料容器、調料容器等等,因此其需求量非常龐大。
3.塑料瓶的吹瓶工藝分一步法和二步法,二步法吹瓶因為機器產量高故應用相對廣泛,但一步法吹瓶由于利用了瓶坯的余溫所以在節能方面有優勢,如果能將一步法吹瓶機的產量提升,達到二步法吹瓶的水平,那么其優勢將凸顯出來。
4.一步法吹瓶機目前有代表性的兩家公司分別是日本的青木固和日精。其中,青木固采用的圓盤式三工位,工藝過程是注坯、吹瓶、出瓶;日精采用的是圓盤式四工位,工藝過程是注坯、預熱、吹瓶、出瓶。雖然兩者的工藝過程稍有區別,但都采用圓盤式結構。但是,圓盤式結構嚴重限制了吹瓶的產量,相應地影響了塑料瓶的產量。
5.另外,塑料瓶灌裝封口工藝,往往與塑料瓶的制作工藝分離,因此在塑料瓶的灌裝、封口前需要進行相應的消殺處理,容易消殺不徹底、帶入雜質等問題。
6.另外,在提高同批次塑料瓶的產量后,如何對多個塑料瓶進行同步、穩定的封口作業也成為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7.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直線式注吹灌封一體的塑料瓶包裝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
8.本發明提供一種直線式注吹灌封一體的塑料瓶包裝設備,包括呈直線式依次排布的注塑模塊、吹瓶模塊、灌裝模塊和封口模塊,所述注塑模塊用于注塑形成成排瓶坯,所述吹瓶模塊用于將成排瓶坯吹塑形成成排塑料瓶,所述灌裝模塊用于向成排塑料瓶內灌裝物料,所述封口模塊用于對灌裝后的成排塑料瓶進行封口,還包括用于將所述注塑模塊輸出的成排物料進行平移并依次進入所述吹瓶模塊、所述灌裝模塊和所述封口模塊后輸出成排產品的轉移機構;
9.所述封口模塊包括封口機架、布設于封口機架上的封口夾瓶組件以及布設于封口機架上的封口系統,所述封口夾瓶組件用于在進行封口作業時夾持住整排塑料瓶,所述封口系統用于對整排塑料瓶進行同步封口作業,其中,所述封口系統包括第一壓蓋動力機構、第二壓蓋動力機構、壓蓋滑軌、壓蓋連接板、壓蓋取蓋桿和壓蓋機架,所述第一壓蓋動力機構的固定端安裝在所述壓蓋機架上,所述壓蓋機架安裝在所述封口機架上,所述第一壓蓋動力機構的活動端與所述第二壓蓋動力機構的固定端連接,所述壓蓋連接板分別與所述第二壓蓋動力機構的活動端、壓蓋取蓋桿連接,所述壓蓋滑軌布設在所述壓蓋機架上,所述壓蓋連接板與所述壓蓋滑軌滑動配合,所述第一壓蓋動力機構和第二壓蓋動力機構用于驅動
所述壓蓋連接板沿所述壓蓋滑軌上下滑動。
10.進一步地,所述注塑模塊與所述吹瓶模塊之間設有坯體預熱模塊,所述注塑模塊、所述坯體預熱模塊和所述吹瓶模塊呈直線式依次排布,所述注塑模塊通過所述轉移機構將注塑成型輸出的成排坯體平移至所述坯體預熱模塊內進行預熱后再平移至所述吹瓶模塊內進行吹瓶。
11.進一步地,所述坯體預熱模塊包括預熱機架、預熱輔助板、預熱連桿機構、預熱第一動模板、預熱定模板、第一預熱模、定預熱模、預熱滑軌以及預熱動力機構,所述預熱定模板固定于所述預熱機架上,所述預熱輔助板、所述預熱第一動模板滑動裝配在預熱滑軌上,所述預熱第一動模板處于所述預熱輔助板與所述預熱定模板之間,所述預熱連桿機構處于所述預熱輔助板與所述預熱第一動模板之間,所述預熱動力機構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在所述預熱連桿機構上,所述第一預熱模固定于所述預熱第一動模板的朝向所述預熱定模板的一面上,所述定預熱模固定于所述預熱定模板的朝向所述第一預熱模的一面上,所述第一預熱模與所述定預熱模相對扣合形成用于對成排坯體同時進行預熱的成排預熱腔。
12.進一步地,所述坯體預熱模塊包括預熱機架、預熱輔助板、預熱連桿機構、預熱第一動模板、預熱第二動模板、預熱定模板、第一預熱模、第二預熱模、定預熱模、預熱哥林柱以及預熱動力機構,所述預熱定模板固定于所述預熱機架上,所述預熱定模板兩側均設有所述定預熱模,所述預熱輔助板、所述預熱第一動模板、所述預熱第二動模板滑動裝配在所述預熱哥林柱上,所述預熱輔助板與所述預熱第一動模板之間設有所述預熱連桿機構,所述預熱動力機構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在所述預熱連桿機構上,所述預熱第一動模板和所述預熱第二動模板分別設于所述預熱定模板兩側,所述預熱第一動模板朝向所述預熱定模板的一面固定有所述第一預熱模,所述預熱第二動模板朝向所述預熱定模板的一面固定有所述第二預熱模,所述第一預熱模與所述定預熱模相對扣合形成用于對成排坯體同時進行預熱的成排預熱腔,所述第二預熱模與所述定預熱模相對扣合形成用于對成排坯體同時進行預熱的成排預熱腔。
13.進一步地,所述封口夾瓶組件包括第一封口活動夾板、第二封口活動夾板以及封口瓶夾驅動裝置,第一封口活動夾板朝向轉移機構的一側開設有用于形成封口工位的半圓槽口,多個半圓槽口沿第一封口活動夾板的長度方向間隔排布,多個第二封口活動夾板沿第一封口活動夾板的長度方向可活動地布設且第二封口活動夾板與半圓槽口一一對應布設,第二封口活動夾板朝向對應的半圓槽口的一側開設有圓弧槽口,一個封口瓶夾驅動裝置的動力輸出端分別連接各個第二封口活動夾板并驅動各個第二封口活動夾板同步移動,另一個封口瓶夾驅動裝置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封口活動夾板并驅動第一封口活動夾板和多個第二封口活動夾板同步移動,使半圓槽口與圓弧槽口組合構成抱箍于塑料瓶瓶口部位的抱箍組件。
14.進一步地,所述轉移機構包括轉移機架、轉移瓶夾和滑動機構,所述滑動機構可滑動地連接在所述轉移機架上,所述轉移瓶夾與所述滑動機構連接,所述轉移瓶夾用于夾緊物料,所述滑動機構用于帶動所述轉移瓶夾在寬度方向上或長度方向上進行直線移動以完成物料的轉移。
15.進一步地,所述滑動機構包括第一滑動機構和第二滑動機構,所述第二滑動機構沿寬度方向可滑動地連接在所述轉移機架上,所述第一滑動機構沿長度方向可滑動地連接
在所述第二滑動機構上,所述轉移瓶夾成排間隔排布并裝配在所述第一滑動機構上。
16.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動機構包括轉移滑座、轉移第二滑軌和轉移第二動力裝置,所述轉移第二滑軌沿寬度方向布設在所述轉移機架上,所述轉移滑座安裝在所述轉移第二滑軌上并可沿所述轉移第二滑軌來回滑動,所述轉移第二動力裝置的動力輸出端與所述轉移滑座連接,用于驅動所述轉移滑座沿所述轉移第二滑軌來回滑動。
1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動機構包括轉移平移板、轉移第一滑軌、轉移連接板和轉移第一動力裝置,所述轉移瓶夾成排安裝在所述轉移平移板上,所述轉移第一滑軌沿長度方向布設在所述第二滑動機構上,所述轉移平移板安裝在所述轉移第一滑軌上并可沿所述轉移第一滑軌來回滑動,所述轉移連接板與所述轉移平移板連接,所述轉移第一動力裝置的動力輸出端與所述轉移連接板連接,用于驅動所述轉移連接板并帶動所述轉移平移板沿所述轉移第一滑軌來回滑動。
18.進一步地,還包括用于構成無菌密封空間并容納所述注塑模塊、所述吹瓶模塊、所述灌裝模塊、所述封口模塊和所述轉移機構的層流罩。
19.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發明的直線式注吹灌封一體的塑料瓶包裝設備,將注塑模塊、吹瓶模塊、灌裝模塊以及封口模塊在直線方向上依次排布,由注塑模塊注塑成型成排物料并通過轉移機構將成排物料進行平移并依次經過吹瓶、灌裝和封口,然后成排物料輸出,進而完成整個產品制備,整個塑料瓶的制造過程、輸送過程、驅動方式均簡單且單一,轉移機構僅需要往復平移動作即可。并且,由于采用直線式注吹灌封一體工藝,各個工藝環節之間的干涉少、限制少,成排的坯料數量以及獲得的成排封裝產品的數量不易受到空間的限制,可以輕易的實現成排封裝產品的成排多個、甚至實現多排的同批次生產,因此產量能夠得到成倍、甚至幾十倍的提升,為各類塑料瓶封裝產品的大批量快速生產制造提供有利的工藝基礎。另外,塑料瓶的制作工藝和灌裝封口工藝集成在一起形成連續化生產作業,無需在塑料瓶灌裝封口前進行消殺處理,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且,在進行封口作業時,通過封口夾瓶組件夾持整排塑料瓶,保證了塑料瓶的穩定性,并通過第一壓蓋動力機構驅動壓蓋取蓋桿進行下行取蓋,然后通過第二壓蓋動力機構驅動壓蓋取蓋桿和塑料瓶繼續下行,實現塑料蓋與塑料瓶瓶口的壓合,從而實現多個塑料瓶的同步壓蓋封口作業,有效提高了封口效率。
21.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發明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22.構成本技術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23.圖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直線式注吹灌封一體的塑料瓶包裝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24.圖2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注塑模塊的注塑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25.圖3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注塑模塊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26.圖4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注塑模塊的坯體成型后輸出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27.圖5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哈弗板與哈弗模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28.圖6是圖5的k-k剖視圖;
29.圖7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吹瓶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30.圖8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轉移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31.圖9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轉移機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32.圖10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坯體預熱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33.圖1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坯體預熱模塊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34.圖12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頂推扣合合模式坯體預熱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35.圖13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灌裝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36.圖14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灌裝夾瓶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37.圖15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灌裝模塊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38.圖16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灌裝模塊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39.圖17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封口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40.圖18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旋蓋式封口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41.圖19是圖18的t向視角結構示意圖;
42.圖20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送蓋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43.圖2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直線式注吹灌封一體的塑料瓶包裝設備的外觀主視圖;
44.圖22是圖21的l-l剖視圖。
45.圖例說明:
46.100、注塑模塊;101、坯模組件;102、哈弗板;103、哈弗模;104、開模楔塊;105、過渡滑軌;106、過渡模;107、升降動力裝置;108、水平動力裝置;109、注塑芯桿;200、吹瓶模塊;201、吹瓶機架;202、吹瓶輔助板;203、吹瓶連桿機構;204、吹瓶第一動模板;205、吹瓶定模板;206、吹瓶第一動吹模;207、吹瓶定吹模;208、吹瓶滑軌;209、吹瓶動力機構;210、吹氣部件;211、吹瓶第二動模板;212、吹瓶第二動吹模;213、吹瓶哥林柱;300、轉移機構;301、轉移機架;302、轉移瓶夾;303、轉移平移板;304、轉移第一滑軌;305、轉移滑座;306、轉移第二滑軌;307、轉移連接板;309、轉移第一動力裝置;308、轉移第二動力裝置;400、坯體預熱模塊;401、預熱機架;402、預熱輔助板;403、預熱連桿機構;404、預熱第一動模板;405、預熱定模板;406、第一預熱模;407、定預熱模;408、預熱動力機構;409、預熱第二動模板;410、第二預熱模;411、預熱哥林柱;412、預熱動模板;413、動預熱模;500、灌裝模塊;501、灌裝機架;502、灌裝夾瓶組件;5021、第一灌裝活動夾板;5022、第二灌裝活動夾板;5023、灌裝瓶夾驅動裝置;503、灌裝系統;5031、灌裝儲料箱;5032、灌裝輸送管;5033、灌裝閥;5034、螺旋輸送機;5035、儲料斗;5036、振動送料裝置;5037、計數下料裝置;600、封口模塊;601、封口機架;602、封口夾瓶組件;603、封口系統;6031b、第一壓蓋動力機構;6032b、第二壓蓋動力機構;6033b、壓蓋滑軌;6034b、壓蓋連接板;6035b、壓蓋取蓋桿;6036b、壓蓋機架;700、層流罩;800、送蓋模塊;801、振動排序裝置;802、送蓋板;803、送蓋動力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4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48.如圖1、圖21和圖22所示,本實施例的直線式注吹灌封一體的塑料瓶包裝設備,適用于固體物料的灌裝,其包括呈直線式依次排布的注塑模塊100、坯體預熱模塊400、吹瓶模塊200、灌裝模塊500以及封口模塊600,注塑模塊100用于注塑形成成排物料,坯體預熱模塊400用于對成排瓶坯進行同步預熱,吹瓶模塊200用于將預熱后的成排瓶坯同步吹塑形成成排塑料瓶,灌裝模塊500用于向成排塑料瓶內同步灌入預設數量的固體物料,所述封口模塊600用于對灌裝后的成排塑料瓶進行同步封口,直線式注吹灌封一體的塑料瓶包裝設備還包括用于將注塑模塊100輸出的成排物料進行平移并依次進入坯體預熱模塊400、吹瓶模塊200、灌裝模塊500和封口模塊600后輸出成排產品的轉移機構300以及用于構成無菌密封空間并容納注塑模塊100、坯體預熱模塊400、吹瓶模塊200、灌裝模塊500、封口模塊600和轉移機構300的層流罩700。直線式注吹灌封一體的塑料瓶包裝設備,將注塑模塊100、坯體預熱模塊400、吹瓶模塊200、灌裝模塊500以及封口模塊600在直線方向上依次排布,并通過轉移機構300的轉運平移功能將注塑模塊100、坯體預熱模塊400、吹瓶模塊200、灌裝模塊500以及封口模塊600關聯在一起構成整體結構;具體地,由注塑模塊100注塑成型成排物料并通過轉移機構300將成排物料平移至坯體預熱模塊400內進行成排物料的同步預熱,再由轉移機構300將預熱后的成排物料平移至吹瓶模塊200內進行成排物料的同步吹瓶,然后由轉移機構300將吹瓶后的成排物料平移至灌裝模塊500中進行同步灌裝,最后經由轉移機構300將灌裝后的成排物料平移至封口模塊600進行成排物料的同步封口,然后成排物料輸出,進而完成整個產品制備。整個塑料瓶的制造過程、輸送過程、驅動方式均簡單且單一,轉移機構300僅需要往復平移動作即可;另由于采用直線式注吹灌封一體工藝,各個工藝環節之間的干涉少、限制少,成排的坯料數量以及獲得的成排封裝產品的數量不易受到空間的限制,可以輕易的實現成排封裝產品的成排多個、甚至實現多排的同批次生產,因此產量能夠得到成倍、甚至幾十倍的提升,為各類塑料瓶封裝產品的大批量快速生產制造提供有利的工藝基礎。并且塑料瓶封裝產品的制造工藝,注吹灌封全程在無菌封閉的層流罩700內完成,全程與外界無接觸,進而確保封裝產品的質量。特別適合于食品類、醫藥類、化工類等灌裝物料質量要求高的塑料瓶封裝產品的制造使用??梢岳斫?,當有些塑料粒子制成瓶坯后無需對瓶坯進行預熱就可以直接進行吹瓶時,所述坯體預熱模塊400可以省略。另外,當灌裝物料對于無菌要求不高時,所述層流罩700也可以省略。
49.可以理解,如圖1所示,注塑機通過注料管實現注塑物料分流,并分別進入到多個坯模組件101的物料流路內,進而實現在坯模組件101的坯體成型腔內進行坯體成型。優選地,坯模組件101的數量為兩組??蛇x地,注料管本身具有保溫隔熱功能,必要時注料管外還可以布設加熱管夾??蛇x地,坯模組件101內的坯體成型腔呈單排排布,且各個坯體成型腔彼此間隔排布,單排坯體成型腔的數量為3-20個??蛇x地,坯模組件101內的坯體成型腔呈多排排布,且各個坯體成型腔彼此間隔排布;優選地,坯模組件101內的坯體成型腔設置成兩排??蛇x地,坯體預熱模塊400的預熱工位、吹瓶模塊200的吹瓶工位、灌裝模塊500的灌裝工位、封口模塊600的封口工位和轉移機構300的轉移瓶夾302排布形式與坯模組件101的坯體成型腔的排布形式完全匹配,進而通過轉移機構300的簡單的往復平移動作,即可完成塑料瓶封裝產品的成批快速生產。注塑模塊100的坯體成型腔呈等間距間隔排布;具體地,坯模組件101的坯體成型腔呈等間距間隔排布。多個哈弗模103呈等間距間隔排布,且相鄰兩哈弗模103的中軸線間距與相鄰兩坯體成型腔的中軸線間距相同。吹瓶模塊200的吹瓶腔呈
等間距間隔排布,且相鄰兩吹瓶腔的中軸線間距與相鄰兩坯體成型腔的中軸線間距相同。坯體預熱模塊400的預熱腔呈等間距間隔排布,且相鄰兩預熱腔的中軸線間距與相鄰兩坯體成型腔的中軸線間距相同。灌裝模塊500的灌裝工位呈等間距間隔排布,且相鄰兩灌裝工位的中軸線間距與相鄰兩坯體成型腔的中軸線間距相同。封口模塊600的封口工位呈等間距間隔排布,且相鄰兩封口工位的中軸線間距與相鄰兩坯體成型腔的中軸線間距相同。轉移機構300的轉移瓶夾302呈等間距間隔排布,且相鄰兩轉移瓶夾302的中軸線間距與相鄰兩坯體成型腔的中軸線間距相同。如圖21所示,塑料瓶包裝設備外層為層流罩700,即無菌密封封閉的層流罩;塑料粒子(塑料瓶注塑成坯所采用的原料)經注塑模塊100內的高溫高壓以實現無菌,并進入無菌密封封閉的層流罩內,依次經過坯體預熱模塊400的預熱、吹瓶模塊200的吹瓶、灌裝模塊500的灌裝以及封口模塊600的封口,然后產品輸出,全程在百級層流保護下完成,進而實現無菌生產??蛇x地,封口模塊600的輸出端通過輸送帶將封口后的產品向外輸出,如圖22所示。
50.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注塑模塊100的坯體成型腔的排布方向、坯體預熱模塊400的預熱腔的排布方向、吹瓶模塊200的吹瓶腔的排布方向、灌裝模塊500的灌裝工位的排布方向以及封口模塊600的封口工位的排布方向同向布設,且與呈直線式依次排布的注塑模塊100、坯體預熱模塊400、吹瓶模塊200、灌裝模塊500以及封口模塊600同向布設。以利于轉移機構300通過簡單的平移動作,進而完成從注塑模塊100成型的成品物料依次經由坯體預熱模塊400的預熱、吹瓶模塊200的吹瓶、灌裝模塊500的灌裝、封口模塊600的封口,然后成品輸出的過程,能夠簡化整個結構設計,整個運行動作簡單,通過轉移機構300協助各個工位進行有序地依次工作,動作過程中的協同配合順暢,沒有復雜的動作,彼此之間不易產生干涉。
51.可以理解,在本實施例中,注塑模塊100包括料斗、料筒、螺桿、加熱裝置、止反流閥、驅轉裝置以及坯模組件101,坯模組件101包括第一半邊模、第二半邊模以及用于驅使第一半邊模與第二半邊模合?;蜷_模的合模驅動機構,第一半邊模與第二半邊模之間對應布設有成排排布的多個坯體成型腔以及分別連通至坯體成型腔的物料流路,坯模組件101外還設有用于連通至物料流路的注料管;料斗內的物料下落至料筒內并通過驅轉裝置驅動螺桿螺旋推送物料,通過加熱裝置對螺桿螺旋推送過程中的物料進行加熱并輸出至坯模組件101的注料管內以在坯模組件101內注塑成型成排坯體,通過開啟坯模組件101以輸出成排坯體;止反流閥設于螺桿朝向坯模組件101的一端。注塑原料儲備在料斗內,料斗內地注塑原料下落至料筒內,通過驅轉裝置驅動螺桿轉動并使注塑原料向前推進,注塑原料在推進過程中受到加熱裝置的加熱作用而塑化并轉化成粘流液體狀態,經過螺桿的螺旋推進作用對液體物料進行壓縮、剪切、攪動,進而使液體物料的密度和粘度均勻,然后經注料管注入至坯模組件101的物料流路中并進入坯體成型腔內,以實現坯體的注塑成型。止反流閥既起到輔助壓縮的作用,由使得通過液體物料無法再回流,確保均勻的液體物料的順利輸出。當坯體注塑完畢后進行脫模時,驅轉裝置停止運轉,通過開模驅動機構驅使第一半邊模與第二半邊模分離,并經由轉移機構300進行整體平移??蛇x地,脫模后的坯體可以先預先下落至物料平臺的預設工位上,然后通過轉移機構300夾持后轉移??蛇x地,坯模組件101可以由開模驅動機構先開啟上部坯體的夾持部位,由轉移機構300夾持固定坯體后,然后由開模驅動機構使第一半邊模與第二半邊模分離,然后通過轉移機構300帶動成排坯體平移至坯體
預熱模塊400和/或吹瓶模塊200。
52.具體地,如圖2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注塑模塊100包括坯模組件101、哈弗板102、哈弗模103、開模楔塊104、過渡滑軌105、過渡模106、升降動力裝置107、水平動力裝置108和注塑芯桿109;過渡模106可滑動地裝配在過渡滑軌105上,水平動力裝置108的固定端安裝在過渡滑軌105上,水平動力裝置108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在過渡模106上,過渡滑軌105安裝在升降動力裝置107的動力輸出端上;坯模組件101具有間隔排布的成排坯體成型腔,注塑芯桿109和哈弗模103與坯模組件101的坯體成型腔沿豎向一一對應布設;哈弗模103安裝在哈弗板102上并通過哈弗板102上的彈性件進行夾持固定,哈弗板102的合??p部位開設有錐形槽,開模楔塊104與錐形槽活動配合以頂開哈弗板102,進而實現坯體的自動掉落;注塑芯桿109和哈弗板102分別相對于坯模組件101呈上下可活動地布設。哈弗板102夾持成排排布的哈弗模103下落至坯模組件101上,且哈弗模103與坯模組件101的坯體成型腔一一對應布設,哈弗模103??吭谂髂=M件101的坯體成型腔內;注塑芯桿109下落并與哈弗模103采用密封插接配合,并向坯體成型腔內定量注入物料;注料完畢后,注塑芯桿109豎向上升,然后哈弗板102攜帶哈弗模103上升并由哈弗模103成型的坯料從坯體成型腔內脫出;通過升降動力裝置107、水平動力裝置108的協調工作,驅使過渡模106動作至坯模組件101與哈弗模103之間停止;哈弗板102攜帶哈弗模103上升過程中與開模楔塊104碰撞接觸,并使開模楔塊104插接至哈弗板102的錐形槽中,以使哈弗板102受力而克服彈性件的彈力而開模分離,進而使哈弗模103開模分離并使成型坯體下落至對應的過渡模106的模腔內,而由哈弗模103成型的坯體的夾持部位露出至模腔外,通過轉移機構300夾持坯體的夾持部位,進而實現成排坯體的整體平移轉移動作??蛇x地,注塑芯桿109通過注料管連通至注塑機的注塑料輸出端??蛇x地,哈弗板102、哈弗模103均由半邊模拼合構成;采用滑軸穿設哈弗板102的兩塊半邊模,并在滑軸的兩端布設預緊彈簧并由固定螺母定位鎖緊,以使哈弗板102的兩塊半邊模保持緊靠;通過在哈弗板102的兩塊半邊模的接縫位置布設錐形槽,并使錐形槽與開模楔塊104上下對應布設,進而在哈弗板102上升過程中,通過開模楔塊104插入錐形槽中,從而使哈弗板102的兩塊半邊模分別攜帶哈弗模103的兩塊半邊模打開,完成坯體自由下落的動作??蛇x地,哈弗模103的內腔呈圓錐形,使得坯體在下落過程中自動校正位置且對正過渡模106的中軸線下落,確保下落位置的精準,從而確保轉移機構300精準且穩定的夾持成排坯體以及成排坯體的整體平移??蛇x地,哈弗板102的兩端分別開設有錐形槽,且錐形槽與上方的開模楔塊104一一對應布設。
53.可以理解,本實施例中,所述吹瓶模塊200包括吹瓶機架201、吹瓶輔助板202、吹瓶連桿機構203、吹瓶第一動模板204、吹瓶定模板205、吹瓶第一動吹模206、吹瓶定吹模207、吹瓶滑軌208、吹瓶動力機構209以及吹氣部件210;吹瓶定模板205固定于吹瓶機架201上,吹瓶輔助板202、吹瓶第一動模板204滑動裝配在吹瓶滑軌208上,吹瓶第一動模板204處于吹瓶輔助板202與吹瓶定模板205之間,吹瓶連桿機構203處于吹瓶輔助板202與吹瓶第一動模板204之間,吹瓶動力機構209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在吹瓶連桿機構203上;吹氣部件210可升降地布設于吹瓶機架201上;吹瓶第一動吹模206固定于吹瓶第一動模板204的朝向吹瓶定模板205的一面上,吹瓶定吹模207固定于吹瓶定模板205的朝向吹瓶第一動模板204的一面上,吹瓶第一動吹模206與吹瓶定吹模207相對扣合形成用于對成排坯體同時進行吹瓶的成排吹瓶腔。吹瓶第一動吹模206與吹瓶定吹模207處于開模狀態,轉移機構300將成排坯體
從注塑模塊100或者坯體預熱模塊400上整體平移至吹瓶第一動吹模206與吹瓶定吹模207之間的吹瓶工位;吹瓶動力機構209驅使吹瓶連桿機構203展開,并推動吹瓶第一動模板204帶動吹瓶第一動吹模206向吹瓶定模板205上的吹瓶定吹模207扣合并固定坯體,此時吹瓶第一動吹模206與吹瓶定吹模207圍合形成與塑料瓶外形相匹配的瓶體成型空腔,吹氣部件210與瓶體成型空腔上下一一對應布設,各個吹氣部件210通過升降驅動裝置驅動而同步下落,進而分別插接至對應的坯體的吹氣口中,通過吹氣部件210向內坯體的吹氣口吹氣,以使坯體向四周充氣膨脹,直至與瓶體成型空腔的內壁面完全貼合,進而完成塑料瓶的吹瓶過程;吹氣部件210上升,吹瓶動力機構209驅使吹瓶連桿機構203折疊收縮,以使吹瓶第一動吹模206與吹瓶定吹模207分離開模,經轉移機構300攜帶成型后的成排塑料瓶向下一工序整體平移??蛇x地,吹瓶第一動吹模206與吹瓶定吹模207合圍形成下開口的瓶體成型空腔,吹瓶模塊200還包括可升降地裝配在吹瓶機架201上的打底部件,打底部件用于成型塑料瓶的底部造型??蛇x地,吹瓶滑軌208采用哥林柱??蛇x地,吹瓶輔助板202也可以固定于吹瓶機架201上,通過吹瓶動力機構209驅動吹瓶連桿機構203動作,進而控制吹瓶第一動吹模206靠近或遠離吹瓶定模板205??蛇x地,吹瓶動力機構209采用氣缸、油缸、伸縮電機、齒輪組驅動機構等等或者類似驅動機構;可以與吹瓶連桿機構203配合驅動;也可以直接采用吹瓶動力機構209驅動。
54.可選地,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吹瓶模塊200包括吹瓶機架201、吹瓶輔助板202、吹瓶連桿機構203、吹瓶第一動模板204、吹瓶第二動模板211、吹瓶定模板205、吹瓶第一動吹模206、吹瓶第二動吹模212、吹瓶定吹模207、吹瓶哥林柱213、吹瓶動力機構209以及吹氣部件210;吹瓶定模板205固定于吹瓶機架201上,吹瓶定模板205兩側均設有吹瓶定吹模207;吹瓶輔助板202、吹瓶第一動模板204、吹瓶第二動模板211滑動裝配在吹瓶哥林柱213上,吹瓶輔助板202與吹瓶第一動模板204之間設有吹瓶連桿機構203,吹瓶動力機構209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在吹瓶連桿機構203上;吹瓶第一動模板204和吹瓶第二動模板211分別設于吹瓶定模板205兩側,吹瓶第一動模板204朝向吹瓶定模板205的一面固定有吹瓶第一動吹模206,吹瓶第二動模板211朝向吹瓶定模板205的一面固定有吹瓶第二動吹模212;吹氣部件210可升降地布設于吹瓶機架201上;吹瓶第一動吹模206與吹瓶定吹模207相對扣合形成用于對成排坯體同時進行吹瓶的成排吹瓶腔,吹瓶第二動吹模212與吹瓶定吹模207相對扣合形成用于對成排坯體同時進行吹瓶的成排吹瓶腔。吹瓶第一動吹模206與吹瓶定吹模207以及吹瓶第二動吹模212與吹瓶定吹模207處于開模狀態,轉移機構300將成排坯體從注塑模塊100或者坯體預熱模塊400上整體平移并分別進入至吹瓶第一動吹模206與吹瓶定吹模207之間的第一吹瓶工位以及吹瓶第二動吹模212與吹瓶定吹模207之間的第二吹瓶工位;吹瓶動力機構209驅使吹瓶連桿機構203展開,并推動吹瓶第一動模板204帶動吹瓶第一動吹模206向吹瓶定模板205上的吹瓶定吹模207扣合并固定坯體,同步地吹瓶輔助板202受到吹瓶連桿機構203的作用力而經由吹瓶哥林柱213驅使吹瓶第二動模板211帶動吹瓶第二動吹模212朝向吹瓶定模板205上的吹瓶定吹模207扣合并固定坯體,此時吹瓶第一動吹模206與吹瓶定吹模207圍合形成與塑料瓶外形相匹配的第一瓶體成型空腔,第一組吹氣部件210與第一瓶體成型空腔上下一一對應布設,吹瓶第二動吹模212與吹瓶定吹模207圍合形成與塑料瓶外形相匹配的第二瓶體成型空腔,第二組吹氣部件210與第二瓶體成型空腔上下一一對應布設,各個吹氣部件210通過升降驅動裝置驅動而同步下落,進而分別插接至對
應的坯體的吹氣口中,通過吹氣部件210向內坯體的吹氣口吹氣,以使坯體向四周充氣膨脹,直至與第一瓶體成型空腔或第二瓶體成型空腔的內壁面完全貼合,進而完成塑料瓶的吹瓶過程;吹氣部件210上升,吹瓶動力機構209驅使吹瓶連桿機構203折疊收縮,以使吹瓶第一動吹模206與吹瓶定吹模207分離開模,吹瓶第二動吹模212與吹瓶定吹模207分離開模,經轉移機構300攜帶成型后的成排塑料瓶向下一工序整體平移??蛇x地,吹瓶動力機構209采用氣缸、油缸、伸縮電機、齒輪組驅動機構等等或者類似驅動機構,可以與吹瓶連桿機構203配合驅動;也可以直接采用吹瓶動力機構209驅動。
55.可以理解,如圖8和圖9所示,所述轉移機構300包括轉移瓶夾302、轉移機架301和滑動機構,所述滑動機構可滑動地連接在所述轉移機架301上,所述轉移瓶夾302與所述滑動機構連接,所述轉移瓶夾302用于夾緊物料,所述滑動機構用于帶動所述轉移瓶夾302在寬度方向上或長度方向上進行直線移動以完成物料的轉移??梢岳斫?,所述長度方向指的是多個加工工位的排布延伸方向,即當所述轉移瓶夾302在長度方向上移動時可實現物料在多個加工工位之間轉移,而所述寬度方向指的是各個工位與轉移機構300之間的延伸方向,即當所述轉移瓶夾302在寬度方向上移動時可實現將物料送入或送出加工工位。其中,所述物料指的是瓶坯或者塑料瓶,在吹瓶工位之前是瓶坯,在吹瓶工位及后續加工工位則為塑料瓶。
56.可以理解,本實施例的轉移機構300,通過在轉移機架301上設置可沿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進行滑動的滑動機構,并將轉移瓶夾302安裝在所述滑動機構上,通過所述滑動機構帶動所述轉移瓶夾302沿長度方向或寬度方向直線移動,從而實現物料在每個加工工位的送入或送出以及在多個加工工位之間進行物料轉移,可實現物料成排加工,整個塑料瓶的制造過程、輸送過程、驅動方式均簡單且單一,轉移機構300僅需要往復平移動作即可,各個加工環節之間的干涉少、限制少,成排的坯料數量以及獲得的成排封裝產品的數量不易受到空間的限制,可以輕易地實現成排封裝產品的成排多個、甚至實現多排的同批次生產,因此產量能夠得到成倍、甚至幾十倍的提升,為各類塑料瓶封裝產品的大批量快速生產制造提供有利的工藝基礎。
57.其中,所述滑動機構具體包括第一滑動機構和第二滑動機構,所述第二滑動機構沿寬度方向可滑動地連接在所述轉移機架301上,所述第一滑動機構沿長度方向可滑動地連接在所述第二滑動機構上,所述轉移瓶夾302則成排間隔排布并裝配在所述第一滑動機構上。其中,多個轉移瓶夾302呈等間距間隔排布,且相鄰兩轉移瓶夾302的中軸線間距與相鄰兩坯體成型腔的中軸線間距相同,即每個轉移瓶夾302對應夾緊一個瓶坯或塑料瓶。
58.具體地,所述第二滑動機構包括轉移滑座305、轉移第二滑軌306和轉移第二動力裝置308,所述轉移第二滑軌306沿寬度方向布設在所述轉移機架301上,所述轉移滑座305則安裝在所述轉移第二滑軌306上并可沿所述轉移第二滑軌306來回滑動,所述轉移第二動力裝置308的動力輸出端與所述轉移滑座305連接,用于驅動所述轉移滑座305沿所述轉移第二滑軌306來回滑動。其中,所述轉移第二動力裝置308安裝在所述轉移機架301上,所述轉移第二動力裝置308可采用氣缸、油缸、直線電機或者其它直線驅動機構。另外,所述第一滑動機構即與轉移滑座305滑動連接,當所述轉移第二動力裝置308驅動所述轉移滑座305沿轉移第二滑軌306滑動時,所述轉移滑座305帶動所述第一滑動機構和轉移瓶夾302沿寬度方向滑動,從而實現將物料送入或送出加工工位。
59.另外,所述第一滑動機構具體包括轉移平移板303、轉移第一滑軌304、轉移連接板307和轉移第一動力裝置309,所述轉移瓶夾302即成排安裝在所述轉移平移板303上,所述轉移第一滑軌304沿長度方向布設在所述第二滑動機構上,具體安裝在所述轉移滑座305上,所述轉移平移板303安裝在所述轉移第一滑軌304上并可沿所述轉移第一滑軌304來回滑動,所述轉移連接板307與所述轉移平移板303連接,所述轉移第一動力裝置309的動力輸出端與所述轉移連接板307連接,用于驅動所述轉移連接板307并帶動所述轉移平移板303沿所述轉移第一滑軌304來回滑動。當所述轉移第一動力裝置309驅動所述轉移連接板307沿長度方向運動,所述轉移連接板307帶動所述轉移平移板303在所述轉移第一滑軌304上滑動,從而實現轉移瓶夾302在多個加工工位之間移動,以實現物料的轉移。其中,所述轉移連接板307與所述轉移平移板303為一體式連接結構,例如兩者一體成型制成,或者兩者焊接固定;或者,所述轉移連接板307與所述轉移平移板303采用可拆卸式緊固連接,例如通過螺釘緊固連接。其中,所述轉移第一動力裝置309采用氣缸、油缸、直線電機或者其它直線驅動機構。
60.可選地,所述轉移瓶夾302成組設置,每組轉移瓶夾302的數量與待轉移的成排物料數量相同,即一個轉移瓶夾302對應夾緊一個瓶坯或塑料瓶,所述轉移機構300包括多組轉移瓶夾302,每組轉移瓶夾302裝配在一組轉移平移板303上,且每組轉移瓶夾302的排布中軸間距、排布數量均相同,從而有利于實現多組物料的同步加工。作為優選的,所述轉移機構300包括五組轉移瓶夾302,每組轉移瓶夾302負責在相鄰的兩個加工工位之間往復平移運動,例如,一組轉移瓶夾302負責注塑模塊100和坯體預熱模塊400之間的成排瓶坯轉移,一組轉移瓶夾302實現坯體預熱模塊400和吹瓶模塊200之間的成排瓶坯轉移,一組轉移瓶夾302負責吹瓶模塊200和灌裝模塊500之間的成排塑料瓶轉移,一組轉移瓶夾302負責灌裝模塊500和封口模塊600之間的成排塑料瓶轉移,一組轉移瓶夾302負責將封口模塊600中封口完成后的成排成品轉移出去。其中,多組轉移瓶夾302進入加工工位或者退出加工工位的動作保持一致,例如,當所述轉移第二動力裝置308驅動所述轉移滑座305在所述轉移第二滑軌306上沿寬度方向滑動時,第一組轉移瓶夾302向注塑工位方向動作夾持瓶坯或者帶著瓶坯離開注塑工位,同步實現第二組轉移瓶夾302向坯體預熱工位方向動作而使夾持的瓶坯落入瓶坯預熱工位或者帶著瓶坯退出預熱工位,同步實現第三組轉移瓶夾302向吹瓶工位方向動作而使瓶坯落入吹瓶工位或者帶著塑料瓶退出吹瓶工位,同步實現第四組轉移瓶夾302向灌裝工位方向動作而使塑料瓶進入灌裝工位或者帶著塑料瓶退出灌裝工位,同步實現第五組轉移瓶夾302向封口工位方向動作而使塑料瓶進入封口工位或者帶著塑料瓶退出封口工位。即每組轉移瓶夾302在注塑工位、坯體預熱工位、吹瓶工位、灌裝工位以及封口工位的進入動作同步進行,或者上述每組轉移瓶夾302在注塑工位、坯體預熱工位、吹瓶工位、灌裝工位以及封口工位的退出動作同步進行。
61.可以理解,本實施例中,所述坯體預熱模塊400包括預熱機架401、預熱輔助板402、預熱連桿機構403、預熱第一動模板404、預熱定模板405、第一預熱模406、定預熱模407、預熱滑軌以及預熱動力機構408;預熱定模板405固定于預熱機架401上,預熱輔助板402、預熱第一動模板404滑動裝配在預熱滑軌上,預熱第一動模板404處于預熱輔助板402與預熱定模板405之間,預熱連桿機構403處于預熱輔助板402與預熱第一動模板404之間,預熱動力機構408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在預熱連桿機構403上;第一預熱模406固定于預熱第一動模板
404的朝向預熱定模板405的一面上,定預熱模407固定于預熱定模板405的朝向第一預熱模406的一面上,第一預熱模406與定預熱模407相對扣合形成用于對成排坯體同時進行預熱的成排預熱腔。轉移機構300將注塑模塊100輸出的成排坯體平移至第一預熱模406與定預熱模407之間的預熱工位,通過預熱動力機構408驅使預熱連桿機構403展開,并推動預熱第一動模板404帶動第一預熱模406向預熱定模板405上的定預熱模407扣合并容納坯體,分別向第一預熱模406和定預熱模407的基體內的加熱介質流通通道內通入預設溫度的加熱介質,進而對坯體進行預熱;經過預設時間的預熱后,通過預熱動力機構408驅使預熱連桿機構403折疊收縮,以使第一預熱模406與定預熱模407相對分離并露出預熱后的成排坯體,預熱后的成排坯體經轉移機構300轉移至下一工序的吹瓶模塊200進行吹瓶??蛇x地,預熱滑軌采用哥林柱??蛇x地,預熱輔助板402也可以固定于預熱機架401上,通過預熱動力機構408驅動預熱連桿機構403動作,進而控制預熱第一動模板404靠近或遠離預熱定模板405??蛇x地,預熱動力機構408采用氣缸、油缸、伸縮電機、齒輪組驅動機構等等或者類似驅動機構,可以與預熱連桿機構403配合驅動;也可以直接采用預熱動力機構408驅動。
62.可選地,如圖10和圖11所示,本實施例中,坯體預熱模塊400包括預熱機架401、預熱輔助板402、預熱連桿機構403、預熱第一動模板404、預熱第二動模板409、預熱定模板405、第一預熱模406、第二預熱模410、定預熱模407、預熱哥林柱411以及預熱動力機構408;預熱定模板405固定于預熱機架401上,預熱定模板405兩側均設有定預熱模407;預熱輔助板402、預熱第一動模板404、預熱第二動模板409滑動裝配在預熱哥林柱411上,預熱輔助板402與預熱第一動模板404之間設有預熱連桿機構403,預熱動力機構408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在預熱連桿機構403上;預熱第一動模板404和預熱第二動模板409分別設于預熱定模板405兩側,預熱第一動模板404朝向預熱定模板405的一面固定有第一預熱模406,預熱第二動模板409朝向預熱定模板405的一面固定有第二預熱模410;第一預熱模406與定預熱模407相對扣合形成用于對成排坯體同時進行預熱的成排預熱腔,第二預熱模410與定預熱模407相對扣合形成用于對成排坯體同時進行預熱的成排預熱腔。轉移機構300將注塑模塊100輸出的成排坯體平移至第一預熱模406與定預熱模407之間的第一預熱工位以及第二預熱模410與定預熱模407之間的第二預熱工位,通過預熱動力機構408驅使預熱連桿機構403展開,并推動預熱第一動模板404帶動第一預熱模406向預熱定模板405上的定預熱模407扣合并容納坯體,同步地預熱輔助板402受到預熱連桿機構403的作用力而經由預熱哥林柱411驅使預熱第二動模板409帶動第二預熱模410朝向預熱定模板405上的定預熱模407扣合并容納坯體,分別向第一預熱模406、定預熱模407和第二預熱模410的基體內的加熱介質流通通道內通入預設溫度的加熱介質,進而對坯體進行預熱;經過預設時間的預熱后,通過預熱動力機構408驅使預熱連桿機構403折疊收縮,以同步地使第一預熱模406與定預熱模407相對分離以及第二預熱模410與定預熱模407相對分離,并露出預熱后的成排坯體,預熱后的成排坯體經轉移機構300轉移至下一工序的吹瓶模塊200進行吹瓶??蛇x地,預熱動力機構408采用氣缸、油缸、伸縮電機、齒輪組驅動機構等等或者類似驅動機構,可以與預熱連桿機構403配合驅動;也可以直接采用預熱動力機構408驅動。
63.可選地,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中,坯體預熱模塊400包括預熱機架401、預熱定模板405、預熱動模板412和預熱動力機構408;預熱定模板405固定在預熱機架401上,預熱動模板412通過預熱滑軌滑動裝配在預熱機架401上,預熱定模板405與預熱動模板412呈相對
布設,預熱定模板405朝向預熱動模板412的一面固定有定預熱模407,預熱動模板412朝向預熱定模板405的一面固定有動預熱模413;定預熱模407與動預熱模413相對扣合,構成預熱工位。在預熱工位,定預熱模407與動預熱模413處于打開狀態時,轉移瓶夾302由轉移第二動力裝置308驅動沿著轉移第一滑軌304平移,將成排坯體帶入預熱工位,再由轉移第一動力裝置309驅動沿轉移第二滑軌306向前平移,以使成排坯體到位。然后預熱動模板412在預熱動力機構408的作用下沿預熱滑軌合模到位,預熱開始。加熱至預設時間,預熱動力機構408退回并驅使預熱動模板412開模,轉移第一動力裝置309驅動返回,成排坯體回到運動中心線,準備進入下一個工序。
64.如圖1、圖13和圖14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灌裝模塊500包括灌裝機架501、布設于灌裝機架501上的灌裝夾瓶組件502以及布設于灌裝機架501上的灌裝系統503,所述灌裝夾瓶組件502用于在進行灌裝作業時夾持成排塑料瓶,所述灌裝系統503用于向成排塑料瓶內同步灌裝固體物料。當所述轉移機構300將成排塑料瓶從吹瓶模塊200轉移至灌裝模塊500時,所述灌裝夾瓶組件502夾持住成排塑料瓶,然后所述灌裝系統503向成排塑料瓶內同步灌裝固體物料。
65.其中,所述灌裝夾瓶組件502包括第一灌裝活動夾板5021、第二灌裝活動夾板5022以及兩個灌裝瓶夾驅動裝置5023,第一灌裝活動夾板5021朝向轉移機構300的一側開設有用于形成灌裝工位的半圓槽口,多個半圓槽口沿第一灌裝活動夾板5021的長度方向間隔排布,多個第二灌裝活動夾板5022沿第一灌裝活動夾板5021的長度方向可活動地布設且第二灌裝活動夾板5022與半圓槽口一一對應布設,第二灌裝活動夾板5022朝向對應的半圓槽口的一側開設有圓弧槽口,一個灌裝瓶夾驅動裝置5023的動力輸出端分別連接各個第二灌裝活動夾板5022并驅動各個第二灌裝活動夾板5022同步移動,另一個灌裝瓶夾驅動裝置5023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灌裝活動夾板5021并驅動所述第一灌裝活動夾板5021和多個第二灌裝活動夾板5022同步移動。成排塑料瓶經由轉移機構300從吹瓶模塊200整體平移至灌裝模塊500并分別進入各個灌裝工位,由灌裝夾瓶組件502同步地對成排塑料瓶進行夾持支撐固定,通過灌裝系統503對應于成排塑料瓶的各個塑料瓶進行同步的灌裝,灌注完畢后,灌裝夾瓶組件502釋放灌裝后的成排塑料瓶,灌裝后的成排塑料瓶再經由轉移機構300整體至下一工序。灌裝夾瓶組件502的夾瓶動作具體為:由轉移機構300將成排塑料瓶平移至灌裝工位,通過兩個灌裝瓶夾驅動裝置5023驅動第一灌裝活動夾板5021和多個第二灌裝活動夾板5022同步移動,使得半圓槽口和圓弧槽口相互靠攏,進而使半圓槽口與圓弧槽口組合構成抱箍于塑料瓶瓶口部位的抱箍組件,確保塑料瓶在進行灌裝作業時的穩定性,然后,轉移機構300退出灌裝工位,此時再經由灌裝系統503向塑料瓶內進行定量灌裝。待到灌裝完畢后,轉移機構300再進入灌裝工位夾持住成排塑料瓶,然后兩個灌裝瓶夾驅動裝置5023驅動第二灌裝第一灌裝活動夾板5021和多個第二灌裝活動夾板5022同步反向移動,使得半圓槽口和圓弧槽口相互遠離,以使半圓槽口與圓弧槽口脫開,再由轉移機構300帶動灌裝后的成排塑料瓶平移退出,并向下一工位平移運動,同時下一批次的成排塑料瓶從吹瓶模塊200平移至灌裝模塊500位置,從而完成一個批次的灌裝工序??蛇x地,灌裝瓶夾驅動裝置5023采用氣缸。
66.所述灌裝系統503包括灌裝儲料箱5031以及與灌裝儲料箱5031的輸出端連接的螺旋輸送機5034,螺旋輸送機5034與灌裝工位呈上下的一一對應布設,所述灌裝儲料箱5031
用于存儲固體粉末物料,所述螺旋輸送機5034用于向成排塑料瓶內同步灌入固體粉末物料。待到成排塑料瓶平移到位后,經由灌裝夾瓶組件502夾持固定,控制螺旋輸送機5034動作并向對應的塑料瓶內定量輸出粉體物料后停止動作,灌裝完畢。成排塑料瓶的灌裝同步進行。
67.可選地,如圖15所示,所述灌裝系統503包括儲料斗5035、振動送料裝置5036以及計數下料裝置5037,儲料斗5035的輸出端連接至振動送料裝置5036的輸入端,振動送料裝置5036的輸出端連接至計數下料裝置5037的輸入端,計數下料裝置5037的輸出端朝向灌裝工位布設,所述儲料斗5035用于存儲固體顆粒物料,所述振動送料裝置5036用于采用振動的方式向計數下料裝置5037輸送固體顆粒物料,所述計數下料裝置5037用于將固體顆粒物料輸送至塑料瓶中并控制裝瓶的固體顆粒數量,振動送料裝置5036、計數下料裝置5037、灌裝工位呈一一對應布設。其中,所述振動送料裝置5036可以采用平振送料器。待到成排塑料瓶平移到位后,經由灌裝夾瓶組件502夾持固定,控制振動送料裝置5036動作并向對應的塑料瓶方向振動輸出顆粒物料,并由計數下料裝置5037計數后輸出至對應的塑料瓶內,計數下料裝置5037輸出預設數量的顆粒物料后計數下料裝置5037和振動送料裝置5036停止工作,灌裝完畢。成排塑料瓶的灌裝同步進行。
68.可選地,如圖16所示,所述灌裝系統503包括灌裝儲料箱5031、與灌裝儲料箱5031的輸出端連接的灌裝輸送管5032以及布設于灌裝輸送管5032上的灌裝閥5033,灌裝輸送管5032與灌裝工位呈上下的一一對應布設。待到成排塑料瓶平移到位后,經由灌裝夾瓶組件502夾持固定,控制灌裝閥5033開啟并定量輸出液體物料后關閉,灌裝完畢,其中,成排塑料瓶的灌裝同步進行。
69.如圖17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封口模塊600包括封口機架601、布設于封口機架601上的封口夾瓶組件602以及布設于封口機架601上的封口系統603,其中,所述封口夾瓶組件602用于在進行封口作業時夾持整排塑料瓶,所述封口系統603用于對整排塑料瓶進行同步封口作業。
70.可以理解,封口夾瓶組件602包括第一封口活動夾板、第二封口活動夾板以及兩個封口瓶夾驅動裝置,第一封口活動夾板朝向轉移機構300的一側開設有用于形成封口工位的半圓槽口,多個半圓槽口沿第一封口活動夾板的長度方向間隔排布,多個第二封口活動夾板沿第一封口活動夾板的長度方向可活動地布設且第二封口活動夾板與半圓槽口一一對應布設,第二封口活動夾板朝向對應的半圓槽口的一側開設有圓弧槽口,一個封口瓶夾驅動裝置的動力輸出端分別連接各個第二封口活動夾板并驅動各個第二封口活動夾板同步移動,另一個封口瓶夾驅動裝置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封口活動夾板并驅動第一封口活動夾板和多個第二封口活動夾板同步移動。轉移機構300將灌裝完畢后的成排塑料瓶平移至封口模塊600的封口工位,由封口夾瓶組件602同步夾持各個塑料瓶,轉移機構300退出封口工位,然后通過封口系統603對對應的塑料瓶進行封口,然后完成封口后,轉移機構300再進入封口工位將成排成品輸出。封口夾瓶組件602的夾瓶動作具體為:由轉移機構300將成排塑料瓶平移至封口工位,通過兩個封口夾瓶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封口活動夾板和多個第二封口活動夾板同步移動,使得半圓槽口與圓弧槽口相互靠攏,進而使半圓槽口與圓弧槽口組合構成抱箍于塑料瓶瓶口部位的抱箍組件,確保塑料瓶在進行封口作業時的穩定性,然后,轉移機構300退出封口工位,此時再經由封口系統603對塑料瓶進行封口。待到封
口完畢后,轉移機構300進入封口工位夾持成排塑料瓶,兩個封口瓶夾驅動裝置驅動第一封口活動夾板和多個第二封口活動夾板同步反向移動,以使半圓槽口與圓弧槽口脫開,再由轉移機構300帶動封口后的成排成品平移退出,并向下一工位平移運動或者直接輸出,同時下一批次的成排塑料瓶從灌裝模塊500平移至封口模塊600位置,從而完成一個批次的封口工序??蛇x地封口瓶夾驅動裝置采用氣缸。封口夾瓶組件602與灌裝夾瓶組件502結構及工作原理類似。
71.本實施例中,封口系統603為壓蓋式封口機構、旋蓋式封口機構或者焊蓋式封口機構。其中,壓蓋式封口機構通過下壓的方式使瓶蓋過盈配合地裝配在瓶口上,進而完成塑料瓶的密封封口。旋蓋式封口機構,通過將瓶蓋壓蓋在瓶口位置,然后驅使瓶蓋轉動,通過螺紋配合以實現瓶蓋與瓶口裝配,進而完成塑料瓶的密封封口。焊蓋式封口機構,通過對瓶蓋內壁和/或瓶口外壁進行加熱至預設穩定以及預定時間,然后再將瓶蓋壓合在瓶口上,冷卻,進而完成瓶蓋與瓶口的熱熔焊接裝配,進而完成塑料瓶的密封封口。
72.具體地,如圖18和圖19所示,所述壓蓋式封口機構包括第一壓蓋動力機構6031b、第二壓蓋動力機構6032b、壓蓋滑軌6033b、壓蓋連接板6034b、壓蓋取蓋桿6035b和壓蓋機架6036b,所述第一壓蓋動力機構6031b的固定端安裝在所述壓蓋機架6036b上,所述壓蓋機架6036b安裝在所述封口機架601上,所述第一壓蓋動力機構6031b的活動端與所述第二壓蓋動力機構6032b的固定端連接,所述壓蓋連接板6034b分別與所述第二壓蓋動力機構6032b的活動端、壓蓋取蓋桿6035b連接,所述壓蓋滑軌6033b布設在所述壓蓋機架6036b上,所述壓蓋連接板6034b與所述壓蓋滑軌6033b滑動配合,所述第一壓蓋動力機構6031b和第二壓蓋動力機構6032b用于驅動所述壓蓋連接板6034b沿所述壓蓋滑軌6033b上下滑動??蛇x地,所述第一壓蓋動力機構6031b和第二壓蓋動力機構6032b采用氣缸、電動伸縮桿、直線電機等直線運動機構。所述壓蓋式封口機構的動作過程為:成排塑料瓶經由轉移機構300從灌裝模塊500整體平移至封口模塊600并分別進入各個封口工位,由封口夾瓶組件602同步地對成排塑料瓶進行夾持支撐固定,控制第一壓蓋動力機構6031b驅動所述第二壓蓋動力機構6032b、壓蓋連接板6034b和壓蓋取蓋桿6035b向下滑動,當下滑預設距離后,所述壓蓋取蓋桿6035b進行取蓋,此時,塑料蓋的下平面與塑料瓶的瓶口上平面之間保持預設距離,再控制第二壓蓋動力機構6032b驅動所述壓蓋連接板6034b、壓蓋取蓋桿6035b和塑料蓋繼續向下滑動,通過下壓的方式使瓶蓋過盈配合地裝配在瓶口上,進而完成塑料瓶的密封封口。最后,控制第一壓蓋動力機構6031b、第二壓蓋動力機構6032b帶動壓蓋連接板6034b和壓蓋取蓋桿6035b向上滑動至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批次塑料瓶的壓蓋封口作業。其中,所述壓蓋取蓋桿6035b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夾持塑料蓋,例如,所述壓蓋取蓋桿6035b為中空桿,其內孔尺寸略小于塑料蓋的直徑,隨著壓蓋取蓋桿6035b的下移,將塑料蓋壓入壓蓋取蓋桿6035b內。另外,所述壓蓋取蓋桿6035b也可以采用氣力吸拾的作用吸住塑料蓋,例如壓蓋取蓋桿6035b為中空桿,通過外部風機抽走壓蓋取蓋桿6035b內的空氣,使得壓蓋取蓋桿6035b內部處于負壓狀態,從而可以吸住塑料蓋。其中,所述第一壓蓋動力機構6031b、第二壓蓋動力機構6032b、壓蓋滑軌6033b、壓蓋連接板6034b、壓蓋取蓋桿6035b與壓蓋封口工位一一對應布設。
73.可選地,所述直線式注吹灌封一體的塑料瓶包裝設備還包括沿直線式排布方向設置在所述封口模塊600后方的送蓋模塊800,所述送蓋模塊800用于給所述封口模塊600輸送
塑料蓋。如圖20所示,所述送蓋模塊800包括振動排序裝置801、送蓋板802和送蓋動力機構803,所述振動排序裝置801用于存放塑料蓋并通過振動的方式將多個塑料蓋排序后輸出,所述送蓋板802設置在所述振動排序裝置801的輸出端,用于接收排序后的塑料蓋,所述送蓋動力機構803的動力輸出端與所述送蓋板802連接,用于驅動所述送蓋板802移動以逐個接收塑料蓋并將塑料蓋輸送至封口模塊600。當所述封口系統603位于最高處時,所述送蓋動力機構803驅動所述送蓋板802移動,移動方向與塑料瓶的輸送方向相反,所述送蓋板802在移動過程中逐個接收所述振動排序裝置801輸出的塑料蓋,其中,所述送蓋板802上均勻間隔設置有多個凹槽,所述振動排序裝置801輸出的多個塑料蓋依次送入多個凹槽內,當所述送蓋動力機構803動作到位后,所述封口系統603下降實行取蓋,然后,所述送蓋動力機構803驅動所述送蓋板802回移,等待下一次運送塑料蓋。其中,所述振動排序裝置801采用現有的振動盤排序機或者振動盤排列機,故具體結構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贅述。所述送蓋動力機構803可以采用氣缸、油缸、伸縮電機、齒輪組驅動機構等等或者類似驅動機構??梢岳斫?,所述振動排序裝置801、送蓋板802和送蓋動力機構803均安裝在送蓋機架上。
74.本實施例中,層流罩700包括透明觀察窗、物料補充口、檢修口中的至少一個。布設透明觀察窗,以利于觀察直線式注吹灌封一體的塑料瓶包裝設備的工作過程,利于及時發現問題、排除問題。布設物料補充口,用于即使對直線式注吹灌封一體的塑料瓶包裝設備補充各種物料,例如注塑原料、灌裝原料、瓶蓋等。布設檢修口,用于在設備出現問題時,即使進行維護、更換、維修,也用于日常設備保養維護。
7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