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該申請要求基于2020年9月24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10-2020-0123575號的優先權,并且該韓國專利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并入本文。
2.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
背景技術:3.近來,能夠充電和放電的二次電池已經被廣泛地用作無線移動裝置的能源。另外,作為被提出作為對使用化石燃料的現有汽油車輛和柴油車輛的空氣污染的解決方案的電動車輛、混合動力電動車輛等的能源,二次電池已經受到關注。因此,由于二次電池的優點,當前使用二次電池的應用類型非常多樣化,并且預期二次電池在未來將被應用于很多領域和產品。
4.取決于電極和電解質的成分,這種二次電池可以被分類成鋰離子電池、鋰離子聚合物電池、鋰聚合物電池等,其中,不太可能泄漏電解質并且容易制造的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的使用量正在增加。通常,取決于電池外殼的形狀,二次電池被分類成電極組件嵌入到圓柱形或矩形金屬罐中的圓柱形電池和棱柱形電池以及電極組件嵌入到鋁層壓板的袋型外殼中的袋型電池。內置于電池外殼中的電極組件由正電極、負電極以及被置于所述正電極和負電極之間的分隔件構成,并且是能夠進行充電和放電的電力產生元件。所述電極組件被分類成:果凍卷型電極組件,該果凍卷型電極組件在分隔件被置于長片形且涂覆有活性材料的正電極和負電極之間的情況下被纏繞;和堆疊型電極組件,在該堆疊型中,預定尺寸的多個正電極和負電極在分隔件被置于其間的同時被順序地堆疊。
5.二次電池通過組裝電池單體并且激活電池單體的過程來制造,并且在激活電池單體的過程中,通過將電池單體安裝在預定夾具處、在對于激活而言必要的條件下執行充電。這種充電和放電過程具有賦予二次電池應有的預定特性的功能,從而允許在制造二次電池的過程期間已經首次組裝完成的電池單體存儲電能。
6.此外,當制造電池單體時,這種充電/放電設備對于評價電池單體的性能或者評價在電池單體中是否存在缺陷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7.圖1是示出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傳統夾具的形狀的照片。
8.參考圖1,電池單體具有如下結構:電極引線已經被引出到電池外殼的外部,并且夾具位于電極引線的上部和下部處,從而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固定所述電極引線。此時,上夾具通過螺釘而下降,由此擠壓并且固定由下夾具支撐的所述電極引線。
9.此時,如果在所述電極引線被緊固到所述夾具的過程期間,電池單體未被固定在準確的位置處,則甚至貼附在所述電極引線上的絕緣膜也可能如圖1中所示地被緊固到夾具,這可能在充電/放電期間引起干擾。
10.此外,當所述電池單體被緊固到夾具時,如果取決于所述夾具周圍的環境而難以檢查所述夾具的內部,則難以將所述電極引線準確地緊固在期望的位置處。
11.因此,需要一種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來解決以上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12.技術問題
13.相信本發明解決了以上問題中的至少一些問題。例如,本發明的方面提供一種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該夾具能夠總是將電極引線緊固在相同位置處。
14.技術方案
15.根據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包括:板,目標電池單體被置放在該板處;和引線固定夾具,該引線固定夾具位于板的至少一側,并且通過從兩側擠壓電極引線來固定從電池外殼引出的電極引線,其中,凹進部被形成在引線固定夾具接觸電極引線的區域處。
16.在具體示例中,引線固定夾具包括:下夾具,該下夾具從電極引線的下部支撐電極引線;和上夾具,該上夾具從電極引線的上部擠壓電極引線。
17.在一個示例中,凹進部可以被形成在下夾具的上表面上。
18.此時,凹進部的深度對應于電極引線的厚度或者小于電極引線的厚度。
19.在另一個示例中,凹進部被形成在上夾具的下表面和下夾具的上表面這兩者上。
20.此時,下夾具和上夾具的凹進部的厚度之和對應于電極引線的厚度或者小于電極引線的厚度。
21.在具體示例中,凹進部的水平截面的形狀可以對應于電極引線的形狀。
22.在這里,凹進部的水平截面可以具有四邊形形狀。
23.在具體示例中,凹進部的在寬度方向上的長度可以大于電極引線的在寬度方向上的長度。
24.此外,引線固定夾具可以被定位成允許電極引線的端部接觸凹進部的內壁。
25.此外,引線固定夾具可以位于以預定距離從電池外殼接觸電極引線的部分間隔開的位置處。
26.在具體示例中,絕緣膜可以被粘貼在電池外殼接觸電極引線的部分上,并且引線固定夾具可以位于以預定距離從絕緣膜間隔開的位置處。
27.此外,根據本發明的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可以進一步包括擠壓板,該擠壓板擠壓電池單體。
28.此外,根據本發明的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可以進一步包括充電和放電單元,該充電和放電單元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
29.有利效果
30.根據本發明,在固定電極引線的引線固定夾具中,通過在夾具接觸所述電極引線的部分處形成凹進部,能夠在不執行單獨的位置調節過程的情況下允許所述電極引線被緊固在期望的位置處。此外,通過將所述電極引線緊固在期望的位置處,能夠防止絕緣膜被緊固到所述夾具。
附圖說明
31.圖1是示出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傳統夾具的形狀的照片。
32.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所述的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的結構的示意圖。
33.圖3是示出電池單體已經被緊固到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中的引線固定夾具的狀態的俯視圖。
34.圖4和圖5是示出電池單體已經被緊固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中的引線固定夾具的狀態的示意圖。
35.圖6和圖7是示出電池單體已經被緊固到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的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中的引線固定夾具的狀態的示意圖。
36.圖8是示出在絕緣膜已經被形成在電極引線處的情形中、電池單體已經被緊固到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中的引線固定夾具的狀態的示意圖。
37.圖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的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的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38.在下文中,將參考繪圖詳細描述本發明。在本說明書和權利要求中使用的術語和詞語不應被解釋為限于普通或詞典術語,并且本發明人可以適當地定義術語的概念從而最好地描述其發明。術語和詞語應被解釋為與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一致的含義和概念。
39.在該申請中,應當理解,諸如“包括”或“具有”的術語旨在指示存在說明書中所描述的特征、數目、步驟、操作、部件、零件或其組合,并且這些術語不預先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多個其他的特征或數目、步驟、操作、部件、零件或其組合的可能性。而且,當諸如層、膜、區域、板等的部分被稱為在另一個部分“上”時,這不僅包括該部分“直接地”在另一個部分“上”的情況,還包括另外的另一個部分介于其間的情況。在另一個方面,當諸如層、膜、區域、板等的部分被稱為“在”另一個部分“下”時,這不僅包括該部分“直接地”在另一個部分“下”的情況,還包括另外的另一個部分介于其間的情況。另外,在本技術中“置放在
……
上”可以包括置放在底部以及頂部處的情況。
40.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
41.根據本發明所述的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包括:板,目標電池單體被置放在該板處;和引線固定夾具,該引線固定夾具位于所述板的至少一側,并且通過從兩側擠壓從電池外殼引出的電極引線來固定所述電極引線,其中,凹進部被形成在所述引線固定夾具接觸所述電極引線的區域處。
42.如上所述,如果在所述電極引線被緊固到所述夾具的過程期間、所述電池單體未被固定在準確的位置處,則甚至貼附在所述電極引線上的絕緣膜也可能被緊固到所述夾具,這可能在充電/放電期間引起干擾。
43.為了防止這種問題,所述電極引線應該被準確地緊固在所述夾具的期望位置處。然而,存在如下問題:在根據所述夾具周圍的環境而難以檢查所述夾具的內部的情形中,難以準確地將所述電極引線緊固在期望位置處。
44.根據本發明,在固定電極引線的引線固定夾具中,通過在所述夾具接觸電極引線的部分處形成凹進部,能夠在不執行單獨的位置調節過程的情況下允許所述電極引線被緊固在期望的位置處。此外,通過將所述電極引線緊固在期望的位置處,能夠防止絕緣膜被緊固到所述夾具。
45.首先,在根據本發明所述的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中,所述板提
供能夠置放電池單體的空間。
46.此外,所述電池單體可以具有這樣的結構:通過正電極、分隔件和負電極的交替層疊而獲得的電極組件被容納在電池單體中。所述正電極和負電極均具有這樣的結構:包含電極活性材料的電極漿液被施加在集電器上,然后該集電器被干燥并且輥壓,以由此形成活性材料層。當電極組件被容納在電池外殼中時,電解質溶液可以被注入到內部并且被密封,由此制造電池單體。
47.這里,所述集電器可以是正電極集電器或者負電極集電器,并且所述電極活性材料可以是正電極活性材料或者負電極活性材料。另外,除了所述電極活性材料,電極漿液可以進一步包括導電材料和結合劑。
48.在本發明中,所述正電極集電器通常具有3到500微米的厚度。所述正電極集電器沒有特別限制,只要它具有高導電性且不引起電池中的化學變化即可。所述正電極集電器的示例包括:不銹鋼;鋁;鎳;鈦;燒結碳;或其表面已經用碳、鎳、鈦、銀等處理過的鋁或不銹鋼。為了增加正電極活性材料的粘附性,所述正電極集電器可以在其表面上具有微細的不平整部,并且諸如膜、片材、箔、網、多孔體、泡沫和無紡布的各種形式都是可能的。
49.用于負電極集電器的片材通常具有3到500微米的厚度。所述負電極集電器沒有特別限制,只要它具有導電性且不引起電池中的化學變化即可,并且所述負電極集電器的示例包括:銅;不銹鋼;鋁;鎳;鈦;燒結碳;其表面已經用碳、鎳、鈦、銀等處理過的銅或不銹鋼;鋁鎘合金等。另外,類似于所述正電極集電器,能夠在所述負電極集電器的表面上形成微細的非均勻部,以增強負電極活性材料的結合力,并且能夠以諸如膜、片材、箔、網、多孔體、泡沫和無紡布的各種形式來使用負電極集電器。
50.在本發明中,所述正電極活性材料是能夠引起電化學反應的材料,并且是鋰過渡金屬氧化物,并且包含兩種或更多種過渡金屬。所述正電極活性材料的示例包括:由一種或多種過渡金屬取代的層狀化合物,諸如鈷酸鋰(licoo2)和鎳酸鋰(linio2);由一種或多種過渡金屬取代的錳酸鋰;由式lini
1-y
myo2表示的鋰鎳氧化物(其中m=co、mn、al、cu、fe、mg、b、cr、zn或ga,并且包含以上元素中的至少一種,0.01≤y≤0.7);由式li
1+z
nibmncco
1-(b+c+d)
mdo
(2-e)ae
(諸如li
1+z
ni
1/3
co
1/3
mn
1/3
o2、li
1+z
ni
0.4
mn
0.4
co
0.2
o2等)表示的鋰鎳鈷錳復合氧化物(其中-0.5≤z≤0.5,0.1≤b≤0.8,0.1≤c≤0.8,0≤d≤0.2,0≤e≤0.2,b+c+d《1,m=al、mg、cr、ti、si或y,并且a=f、p或cl);由式li
1+xm1-y
m'ypo
4-z
xz表示的橄欖石類鋰金屬磷酸鹽(其中m=過渡金屬,優選為fe、mn、co或ni,m'=al、mg或ti,x=f、s或n,并且-0.5≤x≤+0.5,0≤y≤0.5,0≤z≤0.1)。
51.所述負電極活性材料的示例包括:碳,諸如非石墨化碳和石墨碳;金屬復合氧化物,諸如li
x
fe2o3(0≤x≤1)、li
x
wo2(0≤x≤1)、sn
x
me
1-x
me'yoz(me:mn、fe、pb、ge;me':al、b、p、si、元素周期表的1、2和3族、鹵素;0《x≤1;1≤y≤3;1≤z≤8);鋰合金;硅合金;錫合金;金屬氧化物,諸如sno、sno2、pbo、pbo2、pb2o3、pb3o4、sb2o3、sb2o4、sb2o5、geo、geo2、bi2o3、bi2o4和bi2o5;導電聚合物,諸如聚乙炔;和li-co-ni類材料。
52.基于包括所述正電極活性材料的混合物的總重量,通常以1到30重量%的量添加導電材料。這種導電材料不受特別限定,只要它具有導電性且不在電池中引起化學變化即可,并且所述導電材料的示例包括:石墨,諸如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炭黑類,諸如炭黑、乙炔黑、科琴黑、槽黑、爐黑、燈黑和夏黑;導電纖維,諸如碳纖維和金屬纖維;金屬粉,諸如氟
化碳、鋁粉和鎳粉;導電晶須,諸如氧化鋅和鈦酸鉀;導電金屬氧化物,諸如氧化鈦;和導電材料,諸如聚亞苯基衍生物等。
53.基于包含所述正電極活性材料的混合物的總重量,以1到30重量%的量添加結合劑作為有助于活性材料和導電材料之間的結合以及結合至正電極集電器的成分。這種結合劑的示例包括聚偏二氟乙烯、聚乙烯醇、羧甲基纖維素(cmc)、淀粉、羥丙基纖維素、再生纖維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磺化epdm、苯乙烯-丁二烯橡膠、氟橡膠、各種共聚物等。
54.此外,所述分隔件被置于正電極和負電極之間,并且使用具有高離子滲透性和機械強度的絕緣薄膜。所述分隔件的孔徑通常為0.01到10微米,并且厚度通常為5到300微米。這樣的分隔件的示例包括:具有化學耐受性并且疏水的烯烴類聚合物,諸如聚丙烯;由玻璃纖維、聚乙烯等制成的片材或無紡布。
55.此外,在電極組件中,電極接線片被形成在電極的一側處,并且電極接線片可以是正電極接線片或者負電極接線片。正電極引線和負電極引線被分別連接到所述正電極接線片和負電極接線片。所述正電極引線和負電極引線被引出到外部,由此起到被電連接到外部的端子的作用。此時,所述正電極引線和負電極引線可以通過焊接被分別聯結到所述正電極接線片和負電極接線片??梢允褂靡阎暮附臃椒?。例如,可以使用超聲波焊接或者激光焊接。
56.此時,電池外殼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它用作用于封裝電池的外部材料即可,并且可以使用圓柱型、方型或者袋型,并且具體地可以使用袋型電池外殼。袋型電池外殼通常由鋁層壓板制成,并且可以由用于密封的內部密封劑層、用于防止材料滲透的金屬層以及形成外殼的最外部分的外部樹脂層構成。通過在電極組件被容納在袋型電池外殼中之后、在電極引線已經被引出的狀態下熱熔合上外殼和下外殼來制造電池單體。在此情形中,熱熔合密封單元可以被形成在所述電池外殼的端部處。所述電池外殼的細節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因此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57.此外,引線固定夾具位于所述板的至少一側。所述引線固定夾具通過從兩個表面擠壓從電池外殼引出的電極引線來固定所述電極引線。當所述電極引線具有在相反方向上從所述電池外殼的兩側引出的形狀時,所述引線固定夾具位于所述板的兩側處。此外,兩個電極引線也可能在相同方向上被引出,在此情形中,兩個引線固定夾具位于所述板的一側處。
58.所述引線固定夾具包括:下夾具,該下夾具從所述電極引線的下部支撐所述電極引線;和上夾具,該上夾具從所述電極引線的上部擠壓所述電極引線。即,所述電極引線可以位于所述上夾具和下夾具之間的界面上。此時,為了防止所述電極引線發生彎曲,所述板的高度能夠被調節,使得所述電極引線能夠被置放在所述下夾具的上表面上。
59.此外,所述引線固定夾具可以具有移動裝置,該移動裝置用于移動所述上夾具,從而擠壓所述電極引線。所述移動裝置可以使用例如螺釘。螺釘指的是在側表面上具有螺紋的構件。因為螺釘已經被插入具有通孔的支撐件中,所以螺釘能夠通過旋轉運動而豎直地移動。因此,所述螺釘的向下移動可以允許所述上夾具擠壓所述電極引線。此外,所述上夾具可以被構造成沿著所述支撐件滑動,從而允許所述上夾具穩定地豎直移動。然而,所述上夾具的移動方案不限于此,并且對移動方案沒有任何具體限制,只要所述上夾具能夠在豎
直地移動的同時擠壓所述電極引線即可。
60.此外,凹進部被形成在所述引線固定夾具接觸所述電極引線的區域處,以允許置放所述電極引線。所述凹進部用作當所述電極引線被緊固到所述引線固定夾具時、指示所述電極引線的適當位置的指示器。在此情形中,如果所述電極引線被置放在所述凹進部上,則所述電極引線自動地位于正確的位置處。即,即便不使用肉眼檢查所述電極引線是否通過所述凹進部位于正確的位置處,所述電極引線也能夠被緊固在正確的位置處。
61.在一個示例中,所述凹進部可以被形成在所述下夾具的上表面上。由于所述凹進部被形成在所述下夾具中,因此在所述電池單體在被置放在所述板上之后被緊固到所述電極引線之前,所述電極引線可以被緊固在所述引線固定夾具的正確的位置處。當所述電極引線被置放在形成于所述下夾具處的凹進部上時,這意味著所述電池單體已經位于所述板的正確的位置處。此后,能夠通過降低所述上夾具以擠壓所述電極引線來固定所述電池單體。在此情形中,所述上夾具面對所述電極引線的下表面部分可以具有平坦形狀。
62.在此情形中,所述凹進部的深度可以對應于所述電極引線的厚度,或者可以小于所述電極引線的厚度。這是為了允許所述電極引線被擠壓,并且被固定在所述上夾具和下夾具之間的空間處。如果所述凹進部的深度大于所述電極引線的厚度,則所述電極引線不能被所述上夾具擠壓,相應地,所述電極引線變得難以被固定。
63.在另一個示例中,所述凹進部可以被形成在所述上夾具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夾具的上表面這兩者上。在此情形中,所述電極引線位于由形成在所述上夾具處的凹進部和形成在所述下夾具處的凹進部包圍的空間處。類似地,當所述電池單體被置放在所述板上時,由于所述電極引線被置放在形成在所述下夾具處的凹進部上,因此所述電池單體位于所述板的正確的位置處。此后,通過降低所述上夾具,所述電極引線被擠壓。此時,因為所述凹進部也已經被形成在所述上夾具中,所以能夠防止所述電極引線位于所述凹進部的外部。
64.在此情形中,所述下夾具和上夾具的凹進部的厚度之和對應于所述電極引線的厚度或者小于所述電極引線的厚度。這是為了允許所述電極引線被擠壓并且固定在所述上夾具和下夾具之間的空間處。如果形成在所述下夾具和上夾具處的凹進部的厚度之和大于所述電極引線的厚度,則形成在所述上夾具和下夾具之間的空間的厚度變得大于所述電極引線的厚度。在此情形中,因為所述電極引線不被所述上夾具擠壓,所以所述電極引線變得難以被固定。
65.此外,對所述凹進部的水平截面的形狀沒有任何具體限制,只要所述電極引線能夠被完全地置放在所述凹進部上即可。例如,所述凹進部的水平截面可以具有四邊形形狀。通常,因為所述電極引線的引出部分具有四邊形形狀,所以由于所述凹進部也具有與所述電極引線的形狀對應的形狀,因此所述電極引線能夠容易地位于正確的位置處。在這里,水平截面的形狀意指在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狀或者在引出所述電極引線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狀。
66.此時,所述凹進部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可以大于電極引線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在這里,寬度方向意指在水平平面上與引出所述電極引線的方向垂直的方向。
67.在所述凹進部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與所述電極引線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相同的情形中,能夠防止由于所述電極引線和凹進部之間的額外空間而引起所述電池單體的移動,但是可能花費較長時間來找到所述凹進部的準確的位置,以允許所述電極引線被置放
在所述凹進部處。因此,通過將所述凹進部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設定為大于所述電極引線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能夠在不檢查所述凹進部的位置的情況下將所述電極引線置放在所述凹進部處,并且能夠減少緊固所述電極引線所花費的時間。
68.例如,所述凹進部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可以對應于所述電極引線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的1.1到1.5倍,具體是1.2到1.4倍。當所述凹進部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小于以上范圍時,可能花費較長時間來允許所述電極引線被置放在所述凹進部處。相反,當所述凹進部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超過以上范圍時,所述電極引線容易在寬度方向上移動。這樣,可能難以將所述電池單體固定在準確的位置處。
69.此外,所述引線固定夾具可以被定位成允許所述電極引線的端部接觸所述凹進部的內壁。即,期望的是,使得所述電極引線的端部和所述凹進部的內壁之間的空間最小化。在這里,基于引出所述電極引線的方向來設定所述電極引線的端部。當所述引線固定夾具太靠近電池單體時,所述電極引線難以被置放在所述凹進部處,并且在該過程期間,所述電極引線可能發生彎曲或者可能發生其他問題。當由于所述引線固定夾具被定位成太遠離電池單體而在所述電極引線的端部和凹進部的內壁之間形成空間時,所述電池單體可能在引出所述電極引線的方向上移動。這樣,電池單體可能不被置放在正確的位置處。在此情形中,如稍后將描述地,可能發生電池外殼的端部或者形成有絕緣膜的部分被緊固在所述引線固定夾具中的問題。
70.即,所述凹進部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可以被充分地設定成容易緊固所述電極引線,并且通過允許所述電極引線的端部接觸所述凹進部的內壁,能夠允許電池單體位于正確的位置處。
71.此外,所述引線固定夾具可以位于以預定距離與所述電池外殼接觸所述電極引線的部分間隔開的位置處。如上所述,這是為了防止電池外殼被所述引線固定夾具擠壓。
72.此外,絕緣膜可以被粘貼在所述電池外殼接觸所述電極引線的部分上。具體地,由于絕緣膜被粘貼在所述電極引線接觸所述電池外殼的部分上,因此絕緣膜防止在所述電極引線和構成電池外殼的袋中的鋁金屬層彼此接觸時可能發生的短路現象。此時,所述引線固定夾具可以位于以預定距離與所述絕緣膜間隔開的位置處。類似地,這是為了防止絕緣膜引起由于所述絕緣膜和電極引線一起被所述引線固定夾具擠壓而產生的干擾。
73.在另一個示例中,根據本發明所述的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可以進一步包括擠壓電池單體的擠壓板。通過進一步包括獨立于所述引線固定夾具來擠壓電池單體的電池外殼的擠壓板,能夠有效地固定電池單體。
74.此外,根據本發明所述的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可以進一步包括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充電和放電單元。通過使用充電和放電單元,能夠激活電池單體或者評價電池單體的性能。
75.由于該創造性概念允許各種改變和多個實施例,因此將在附圖中圖示并且在文本中詳細描述特定實施例。然而,這不旨在將本發明限制于所公開的具體形式,并且應該被理解為包括在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中所包括的所有改變、等同和替代。
76.(第一實施例)
77.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的結構的示意圖,圖3是示出電池單體已經被緊固到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中的引線固
定夾具的狀態的俯視圖。
78.參考圖2和圖3,根據本發明所述的用于對電池單體100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包括:板120,目標電池單體110被置放在該板120處;和引線固定夾具130,該引線固定夾具130位于所述板120的至少一側,并且通過從兩側擠壓從電池外殼111引出的電極引線112來固定所述電極引線120。
79.此時,參考圖2和圖3,所述電池單體110是袋型電池單體,并且具有這樣的結構:電極引線112從袋型電池外殼111的兩側被引出。這樣,在圖2和圖3中,示出了引線固定夾具130位于所述板120的兩側中的每一側處,但是兩個電極引線也可以在相同方向上引出,在此情形中,兩個引線固定夾具可以位于所述板的一側處。此外,熱熔合密封單元113可以被形成在所述電池外殼111的端部處。
80.此外,所述引線固定夾具130包括:下夾具131,該下夾具131從所述電極引線112的下部支撐所述電極引線112;和上夾具132,該上夾具132從所述電極引線112的上部擠壓所述電極引線112。
81.此外,所述引線固定夾具130包括移動裝置,該移動裝置用于移動所述上夾具132,以擠壓所述電極引線112,并且該移動裝置可以包括:螺釘133,所述螺釘用于將擠壓力傳遞到所述上夾具132;以及支撐件134,所述支撐件用于支撐所述螺釘133。所述螺釘133在已經貫穿所述支撐件134的狀態下通過旋轉運動而在豎直方向上移動。
82.圖4和圖5是示出電池單體已經被緊固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中的引線固定夾具的狀態的示意圖。圖4示出圖3的部分a的截面,圖5示出圖4的部分b的截面。
83.與圖3一起參考圖4和圖5,在所述引線固定夾具130中,凹進部135被形成在所述引線固定夾具130接觸所述電極引線112的部分處,該凹進部135凹進,以允許置放所述電極引線112。參考圖3,所述凹進部135的水平截面具有與所述電極引線112的形狀對應的四邊形形狀。類似地,能夠允許在不用肉眼檢查所述電極引線112是否通過所述凹進部135位于正確的位置處的情況下將所述電極引線112緊固在正確的位置處。此時,所述凹進部135可以被形成在所述下夾具131的上表面上,并且所述凹進部135的深度(h)可以對應于或者小于所述電極引線112的厚度(t),從而固定電極引線112。
84.參考圖3到圖5,所述凹進部在寬度方向上的長度(w1)大于所述電極引線112在所述寬度方向上的長度(w2)。此外,所述引線固定夾具130被定位成使得所述電極引線112的端部接觸所述凹進部135的內壁。由此,能夠在容易將所述電極引線112緊固在所述引線固定夾具130處的同時將所述電極引線112緊固在準確的位置處。
85.此外,由于所述引線固定夾具130位于以預定距離與所述電池外殼111和所述電極引線112之間的接觸部分、具體是所述熱熔合密封單元113間隔開的位置處,因此能夠防止所述電池外殼111的端部被所述引線固定夾具130擠壓。
86.(第二實施例)
87.圖6和圖7是示出電池單體已經被緊固到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的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中的引線固定夾具的狀態的示意圖。圖7示出圖6的部分c的截面。
88.參考圖6和圖7,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200包括:板220,目標電池
單體210被置放在該板220處;和引線固定夾具230,該引線固定夾具230位于所述板220的至少一側,并且通過從兩側擠壓從電池外殼211引出的電極引線212來固定所述電極引線220。所述電池單體210是袋型電池單體,并且具有這樣的結構:所述電極引線212在所述袋型電池外殼211的兩側處被引出。此外,熱熔合密封單元213被形成在所述電池外殼211的端部處。
89.此外,所述引線固定夾具230包括:下夾具231,該下夾具231從所述電極引線212的下部支撐所述電極引線212;和上夾具232,該上夾具232從所述電極引線212的上部擠壓所述電極引線212。此外,所述引線固定夾具230包括移動裝置,該移動裝置用于移動所述上夾具232,以擠壓電極引線212,并且該移動裝置可以包括:螺釘233,所述螺釘用于將擠壓力傳遞到所述上夾具232;以及支撐件234,所述支撐件用于支撐所述螺釘233。
90.參考圖6和圖7,在所述引線固定夾具230中,凹進部235被形成在所述引線固定夾具230接觸所述電極引線212的部分處,該凹進部235凹進,以允許置放所述電極引線212。此時,所述凹進部235被形成在所述上夾具232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夾具231的上表面這兩者上。此時,形成在所述下夾具231和上夾具232上以固定所述電極引線212的所述凹進部235的厚度之和(h1+h2)可以對應于或者小于所述電極引線212的厚度(t)。
91.此外,所述凹進部235在寬度方向上的長度(w1)大于所述電極引線212在寬度方向上的長度(w2)。此外,所述引線固定夾具230被定位成使得所述電極引線212的端部接觸所述凹進部235的內壁。由此,能夠在容易將所述電極引線112緊固在所述引線固定夾具230處的同時將所述電極引線212緊固在準確的位置處。
92.此外,由于所述引線固定夾具230位于以預定距離與所述電池外殼211和電極引線212之間的接觸部分、具體是熱熔合密封單元213間隔開的位置處,因此能夠防止所述電池外殼211的端部被所述引線固定夾具230擠壓。
93.(第三實施例)
94.圖8是示出如下狀態的示意圖:在絕緣膜已經形成在電極引線處的情形中,電池單體已經被緊固到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中的引線固定夾具。
95.參考圖8,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300包括:板320,目標電池單體310被置放在該板320處;和引線固定夾具330,該引線固定夾具330位于所述板320的至少一側,并且通過從兩側擠壓所述電極引線312來固定從電池外殼311引出的電極引線320。所述電池單體310是袋型電池單體,并且具有這樣的結構:所述電極引線312在所述袋型電池外殼311的兩側處被引出。此外,熱熔合密封單元313被形成在所述電池外殼311的端部處。此外,絕緣膜314被粘貼在所述電池外殼311和所述電極引線312之間的接觸部分上,具體是所述熱熔合密封單元313和所述電極引線312之間的接觸部分上。
96.此外,所述引線固定夾具330包括:下夾具331,該下夾具331從所述電極引線312的下部支撐所述電極引線312;和上夾具332,該上夾具332從所述電極引線312的上部擠壓所述電極引線312。此外,所述引線固定夾具330包括移動裝置,該移動裝置用于移動所述上夾具332,以擠壓所述電極引線312,并且該移動裝置可以包括:螺釘333,所述螺釘用于將擠壓力傳遞到所述上夾具332;以及支撐件334,所述支撐件用于支撐所述螺釘333。所述凹進部335被形成在所述引線固定夾具330接觸所述電極引線312的部分處,并且該凹進部335凹進,以允許置放所述電極引線312。
97.此時,由于所述引線固定夾具330位于以預定距離與所述絕緣膜314間隔開的放置處,因此能夠防止所述絕緣膜314在所述電極引線312被緊固時被一起擠壓。
98.(第四實施例)
99.圖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的、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的結構的示意圖。
100.參考圖9,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400包括:板420,目標電池單體410被置放在該板420處;和引線固定夾具430,該引線固定夾具430位于所述板420的至少一側,并且通過從兩側擠壓所述電極引線412來固定從電池外殼411引出的電極引線420。所述電池單體410是袋型電池單體,并且具有這樣的結構:所述電極引線412在所述袋型電池外殼411的兩側處被引出。此外,熱熔合密封單元413被形成在所述電池外殼411的端部處。
101.此外,所述引線固定夾具430包括:下夾具431,該下夾具431從所述電極引線412的下部支撐所述電極引線412;和上夾具432,該上夾具432從所述電極引線412的上部擠壓所述電極引線412。此外,所述引線固定夾具430包括移動裝置,該移動裝置用于移動所述上夾具432,以擠壓所述電極引線412,并且該移動裝置可以包括用于將擠壓力傳遞到所述上夾具432的螺釘433以及用于支撐所述螺釘433的支撐件434。
102.此外,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400進一步包括擠壓板440,該擠壓板440用于擠壓所述電池單體410。所述擠壓板440位于所述電池單體410的上部處,并且擠壓所述電池單體410。由此,能夠有效地將所述電池單體410固定在所述板420上。
103.以上描述僅僅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并且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在不偏離本發明的基本特征的情況下做出各種修改和變型。因此,在本發明中公開的繪圖不旨在限制本發明的技術思想,而是描述本發明,并且本發明的技術思想的范圍不受這些繪圖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通過所附權利要求來解釋,并且在與此等價的范圍內的所有的技術思想均應該被理解為被包括在本發明的范圍中。
104.在另一方面,在該說明書中,使用了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指示方向的術語,但是顯而易見的是,這些術語僅僅為了描述方便并且可以取決于物體的位置或者觀察者的位置而改變。
105.附圖標記說明
106.100,200,300,400:用于對電池單體進行充電和放電的夾具
107.110,210,310,410:電池單體
108.111,211,311,411:電池外殼
109.112,212,312,412:電極引線
110.113,213,313,413:熱熔合密封單元
111.120,220,320,420:板
112.130,230,330,430:引線固定夾具
113.131,231,331,431:下夾具
114.132,232,332,432:上夾具
115.133,233,333,433:螺釘
116.134,234,334,434:支撐件
117.135,235,335:凹進部
118.314:絕緣膜
119.440:擠壓板